来源: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14-07-24 00:00 浏览次数:54
山东绿茶具有“汤色绿、栗香高、滋味浓、耐冲泡”等特点,备受消费者所喜爱,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从而在全省激发起种茶热潮,全省17个地市中有12个种茶,茶园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绿茶现成为山东的特色产业和优质特产。
茶叶品质提升是北方茶叶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社会化的需求;是整个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茶叶在“大宗茶向名优茶转型”和“传统茶向认证茶转型”中走在全国前列,茶业健康持续发展。当前是“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关键期”,我们必须高度认识茶叶品质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抢抓机遇,把茶叶品质提升工作做好。茶叶品质提升是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关键栽培技术和关键加工技术两个方面,在此仅对关键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茶叶品质提升关键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科学规划生态茶园、推广茶树速成高产栽培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茶园、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切实做好茶树安全越冬等工作,利用这些技术为茶树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用科技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叶附加值,从而增强山东茶叶市场竞争力。
1、科学规划生态茶园建设
以茶树生物学特性为依据,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和茶叶培育目标进行科学规划茶园,达到茶园生态化、茶树品种化、水利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四化”茶园。
茶树具有三喜四怕的特性,即喜酸土、温湿空气、漫射光;怕碱、涝、寒、强光。所以选择茶园应是背风向阳酸性土(PH4-6.5),沙壤中壤缓坡地,水、气、土均为清洁区,土层深厚肥力高,交通便捷水源足。
园地规划:茶园园地选择好后,应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到现场勘察,将园地形状、面积、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及原有植被等情况标在区域图上。根据图上所标的土地进行全面规划,将集中成片、又适合种植茶树的小区划为茶园;将土层较浅、肥力较低的土地划为绿肥基地;将坡度超过30°的山岭或岭顶划为乔灌木水源涵养林,用作保土和生产绿肥等。对园际交通、防护林网、排灌系统、种茶土地进行具体规划。
整地施肥:根据规划,将坡度小于15°的园地整成大块田,坡度在15-20°的建成等高梯田,深翻80cm以上,做到底上两平,上为平整,底为水平。划行挖沟,行的方向东西,一般双行为100-120×30×30cm(大行×小行×丛距)。挖宽×深=80 cm×50cm的施肥沟,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腐熟肥万斤以上,烂草2000斤,过磷酸钙200斤,豆饼400-2000斤,硫酸亚铁200斤。方法:将各种肥料+硫酸亚铁+土,拌匀施入沟内,深度在30cm以下可用未腐熟好的,上面必须用腐熟好的有机肥和熟土回填,整平,灌水沉实,待土壤适宜时,整区畦深度保持在7-10cm,整平待播种。
防护林网:为营造茶树生长发育的小气候,实现生物多样性,茶园防护林网化是山东茶区的必要栽培措施。防护林网按功能分主林带、副林带、间作树、绿化树等。主林带主要设在冬季风口处,即茶园的北面和西侧,一般选用黑松、侧柏、蜀桧等常绿树种。黑松2-3行,行距×株距=2米×2米;侧柏1-2行,行距×株距=1米×0.5米。副林带是主林带的防护补充,一般设在路边或大地埂上,1行黑松加2行侧柏,行距、株距同主林带。间作树选用与茶树相生树种,一般选用松树、柏树、竹子、桂花、银杏等树种。绿化树同样选用与茶树相生树种,讲究绿化美化生态,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2、茶树速成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速成高产区田栽培技术,是北方茶区实行“一优两高”的最佳栽培模式。具有成园快,获益早,产量高,正常芽叶多,抗逆能力强等特点。
茶树速成高产关键栽培技术,一是合理密植,二是集约水肥,三是以采代剪,四是更新复壮。
3、现有茶园采用“四改”向“三品”茶园转型
按照“三品茶园”的认证需要,现有茶园多数需要改造,改造的依据一定要符合因地、因树、因园制宜的原则;根据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生态茶园、观光茶园等相关标准进行改园、改树、改土、改管。
改园:按照认证茶园标准,改成茶园生态化、茶树品种化、水利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四化”茶园。
改树:茶树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由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逐渐进入老年期。如果管理不当,茶树易出现未老先衰进入衰老期,这时生活力减退,产量和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低;因此应采用台刈或重修剪,改变茶树衰老与低产现象,以达到更新树冠,促使树势复壮,扩大采摘面,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改土:一是路旁、沟边、地埂栽植防护树或护坡树;二是开挖隔离沟,使茶园以外的水不致流进茶园,同时要年年清沟使肥土回园;三是实施铺草,减少中耕次数,施肥时要春施阳面,夏施阴面;四是对茶树覆盖度小的茶园进行压青植物间作,在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肥培地力;五是对开垦时深挖不够土壤瘠薄或者粘性大的茶园,利用客土、增施有机肥等方法,以加深土层,疏松土壤,提高肥力,建立深厚肥沃的耕作层,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六是加大有机肥施用数量,提倡以有机肥为主,以控稀肥为辅助,杜绝卫生田。
改管:常言说得好,三分种、七分管,常规园通过改造管理,同样能实现无公害茶园或有机茶园;低效园通过加强管理,同样也能达到高效园。主要措施有补种防护林网、间苗补苗、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剪采、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越冬管理。
4、以绿色防控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护技术
绿色防控,是在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现阶段植物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可采用的技术措施,形成的一个技术性概念。其内涵就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农业部关于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全国蔬菜、水果、茶叶、东北水稻和玉米主产区病虫害绿色防控总体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总体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努力实现园艺作物优势区和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全覆盖,化学农药使用量平均减少20%以上。
绿色防控内容包括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
5、安全越冬综合防护技术
山东茶树冻害成因:适宜的茶树品种是防止茶树冻害的关键因子、气象因子是影响茶树冻害的主导因子、增强茶树树势是增强茶树抗冻性关键技术、防护措施是减轻茶树冻害的有效手段。
山东茶区经过四十多年研究,总结出一些诸如建立茶树防护林网、进行茶园“三改”、秋后浇“三水”、霜降“预留”剪、“多喷”生物剂等综合强树增抗技术及幼龄园培土、成龄园蓬面撒草+茶行铺草(膜)等茶树冻害防护技术。
相关知识
有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3年度广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承德市农业农村局 农牧技术 西兰花的栽培管理技术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部:农业科技提升行动方案
“三农”朋友们,你们关心的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已发布!
中国茶树栽培技术.docx
茶叶质量安全关键的控制技术
“一片叶子”如何高质量发展——湖北科技助力茶叶产业升级
网址: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果茶工作 茶叶品质提升关键栽培技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0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