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香橼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香橼

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名行气药。

柑橼乃佛手、香橼两种。柑者佛手也,橼者香橼也,近世治咳嗽气壅取陈者,除去瓤核用之,庶无酸收之患。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枸橼Gitrus medica L.或香圆C. wilsonii Tanaka的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除去种子及瓤,晒干或低温干燥。香圆亦可整个或对剖两半后,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等地。

相关名字:枸橼、钩缘干、香泡树、香橼柑枸橼、香圆。

性味归经:辛、微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性状鉴别:

①上面图片均为枸橼

完整的果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表面黄色或绿黄色。商品多已横切成片,切片厚2~3毫米,直径5~10厘米。切开面淡黄色,表面粗糙,有皱缩不规则的网纹凸起,果皮部分较宽,约有2~3.5厘米,占果片横断面的1/2;中央瓤囊12~16室,宽3~5厘米,每室成三角形,室内有时残阳种子飞~2枚;果实中心柱坚实,直径0.8~2厘米;外侧边缘的果皮黄色或绿黄色,表面不规则皱缩,散有多数凹入的油点。质柔软,气芳香,味初甜而后酸苦。

②香圆

香圆呈类球形,半球形或圆片,表面黑绿色或黄棕色,密被凹陷的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及隆起的环圈,基部有果梗残基,质坚硬。剖面或横切薄片,边缘油点明显;中果皮厚约0.5cm;瓤囊9-11室,棕色或淡红棕色,间或有黄白色种子。气香,味酸而苦。陕西汉中的小叶粗皮香圆加工成的药材称为汉中枳壳。

③广西香橼(非药典)

在广西市场上,有一种称为“广西香橼”的药材也在市场流通。要注意鉴别,广西香橼并不是药典的香橼,其来源为大果藤黄未成熟果实的干燥切片,通常做花茶用,因其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柠檬酸,能抑制脂肪的合成,从而达到减肥的功效,所以又名瘦瘦果、减肥果。

主治病证:

1.肝郁胸胁胀痛。

本品辛能行散,苦能疏泄,入肝经而能疏理肝气而止痛。治肝郁胸胁胀痛,常配柴胡、郁金、佛手等同用。本品功同佛手,但效力较逊。

2.气滞脘腹胀痛。

本品气香醒脾,辛行苦泄,入脾胃以行气宽中。用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可与木香、砂仁、藿香等同用。

3.痰饮咳嗽,胸膈不利。

本品苦燥降泄以化痰止咳,辛行入肺而理气宽胸。用治痰多、咳嗽、胸闷等,常配伍生姜、半夏、茯苓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古籍摘要:

1.《本草通玄》:“香圆性中和,单用多用亦损正气,与参、术同行则无弊也。”

2.《本草从新》:“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

3.《本草便读》:“下气消痰,宽中快膈”。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枸橼及香橼均含橙皮苷、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及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香橼具有抗炎作用;能降低马血细胞之凝集;有抗病毒作用;有促进胃肠蠕动,健胃及祛痰作用。

3.临床研究:以香橼、附子、吴茱萸各10g,神曲20g,水煎服,治疗浅表性胃炎280例,治愈好转率为95%(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4);用胃痛宁(党参、五灵脂、白术、陈皮、香橼、佛手)治疗因胃、十二指肠急、慢性炎症、痉挛、溃疡等引起胃脘痛120例,总有效率98%(陕西中医,1995);辨证治疗胃癌前期病变PCL68例患者临床观察,其中脾虚气滞型用香橼枳术汤加减(香橼皮、枳壳、白术、白芍、陈皮等),结果临床有效率超过90%(北京中医,1994)。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每天学习一款水果茶|果...@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哦的动态
香橼果是什么?香橼果怎么吃?香橼果的吃法有哪些?
一种香橼叶、香橼果精油的提取方法.pdf
每天学习一味药【大黄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大黄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
学习一味中药材:荷叶
药用辅料枸橼酸pH调节剂 药典CP标准500克
每日一味中药
每天学习中医方剂《九味羌活汤》解表止痛

网址: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香橼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0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