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国普惠保险网络(CIIN)观点荟萃5: 探究“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路线

中国普惠保险网络(CIIN)观点荟萃5: 探究“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路线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从萌芽到逐步成熟,在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巩固和完善“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出现过不少爆款产品,例如百万医疗系列,惠民保系列等等,这些产品凭借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对市场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一个现象,即健康险保费增速连续3年处于个位数区间,2024年也未达到市场冲破万亿元的预期,那么,商业健康保险未来的普惠发展之路如何?怎样在业绩考核、客户需求和专业能力上进行平衡?近期,蚂蚁保金融策略部金融产品总监张放先生在中国普惠保险网络(CIIN)举办的“”对此问题进行了交流。

主要观点如下:

国内普惠型健康保险有两条发展路线:

更偏向社保还是更偏向商保

偏社保路线

在准入门槛上与医保相似,宽准入或不设准入门槛,均一定价。这类健康险产品通常会在投保窗口期采用大规模推广的形式,且价格较低,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上亿用户的覆盖,为商业健康险的普惠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此类产品往往设置较高的免赔额,赔付比例通常也设置在70%左右,且有一定目录限制,用户的获得感和保障充足度有限;同时,由于缺乏准入门槛以及差异化的定价体系,面对人口结构和健康状态的变化时,该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这对其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

偏商保路线

通常设置健康、职业等方面的投保门槛,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百万医疗险”是此类代表性产品,具有不限目录、赔付比例高的特点,发挥了风险充分兜底的作用。科学的定价体系是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合理的准入门槛能在保证保险公平性的同时,确保保险公司的风险可控。然而由于健康告知比较严格,产品的人群覆盖面受限。

可以看到,偏社保的健康保险,在抗风险能力上对承保人群结构依赖度较高,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挑战;偏商业型的健康保险在初期拓展覆盖面时会有一定限制,但是有了数据和科技赋能,能够通过合理划分人群,将部分慢病人群等次标体纳入保障范围,例如去年上线的【好医保中老年医疗】就能把部分“三高”"结节"等人群纳入保障范围,相当于已经保障了次标体中的核心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覆盖面。此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中,通过由用户授权或提供就医记录、体检记录等医疗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利用AI等新质生产力,进行人群细分和保障细分,不断创新保险产品,有望实现更加广泛的人群覆盖。

THE END


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中国太保深度参与保险行业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建设,推动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从“淄博齐惠保”看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如何保障罕见病
2024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两大热点事件曝光健康险底层困境:究竟是什么在阻碍商业健康险发展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战略
数字化转型如何助推普惠保险发展 探访人保健康深圳分公司
商业养老保险持续健康发展(财经眼)
深化医药险合作探索,平安健康险积极助力医保商保协同发展
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提高我国公民健康水平
平安发力健康险 探索健康保险发展新路

网址: 中国普惠保险网络(CIIN)观点荟萃5: 探究“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路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