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彭彭 副主任医师
针灸二科|体重管理门诊
在追求健康与体型管理的道路上
了解自己的身材类型是关键的第一步
不同的体型决定了
脂肪分布特点、健康风险以及减肥难点
根据医学研究和健身领域的分类
常见身材类型可分为五种
每种类型的减肥难点与代谢特点存在显著差异
针灸对不同身材类型精准干预
1
苹果型(中心型肥胖)
特征:脂肪集中于腹部和内脏,腰臀比超标。
难点:内脏脂肪代谢活性低,易受皮质醇升高(压力、睡眠不足)影响,对精制碳水敏感,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重点调理痰湿与代谢
选穴方案:丰隆穴(化痰利湿)、中脘穴(健脾胃)、天枢穴(促进腹部脂肪代谢)。
联合疗法:埋线刺激配合中药方剂(如荷叶、薏仁、山楂促脂解),同步调理胰岛素敏感性。
2
梨型(下半身肥胖)
特征:臀部、大腿脂肪堆积,上半身较瘦。
难点:皮下脂肪代谢速度慢,局部循环差导致水肿,过度节食和少活动易引起肌肉流失和体重的反弹,不当运动反而会导致下半身更加粗壮。
疏通下肢气血
选穴方案:血海穴(活血化瘀)、三阴交(调节水液代谢)、梁丘穴(定向瘦大腿)。
联合疗法:针灸后拔罐(胆经刮痧)加速下肢排浊,配合艾叶药浴改善水肿。
3
沙漏型(X型)
特征:肩臀等宽,腰线明显,脂肪分布均匀,理想身材。
难点:需要时常注意以维持全身比例平衡,缺乏运动易导致腰腹松弛。
4
H型(直筒型)
特征:肩、腰、臀宽度接近,脂肪易堆积于腹部和大腿。
难点:腰线塑造困难,核心肌群薄弱,易因错误增肌显壮实。
两种类型都需强化核心与腰线塑造。
选穴方案:带脉穴(收紧腰腹)、足三里(提升全身代谢)、命门穴(温补肾阳)。
联合疗法:电针刺激腹直肌群,结合核心训练(平板支撑)增强肌肉张力。
5
V型(倒三角型)
特征:肩宽背厚,下半身纤细。
难点:上半身脂肪顽固,易因激素失衡(如多囊卵巢导致雄激素偏高)导致脂肪堆积。
平衡上下比例 。
选穴方案:肩井穴(缓解肩背紧张)、曲池穴(抑制上肢脂肪合成)、臀部的环跳穴(促进下肢增肌)。
联合疗法:背部拔罐疏通膀胱经,减少上半身脂肪堆积,同时通过下肢抗阻训练平衡视觉比例。
针灸减肥的机制与普适优势
针灸减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实现“代谢重启”,其核心优势在于针对不同体质和身材类型提供精准干预:
1
调节食欲与代谢:抑制下丘脑饥饿信号,延长胃排空时间,减少暴食倾向;激活甲状腺功能,提升基础代谢率10%-15%。
2
改善局部循环:通过电针或埋线定向刺激,促进腹部、大腿等顽固脂肪区域的微循环,加速脂解。
3
平衡内分泌:对产后肥胖、更年期肥胖等激素相关性肥胖效果显著,可同步改善月经不调、痤疮等并发症。
4
低反弹率:通过重建代谢平衡而非单纯抑制热量,配合饮食教育,长期反弹率低于单纯节食和药物减肥。
针灸减肥的注意事项与疗程
禁忌人群
孕妇、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脏病患者及皮肤感染者不宜。
疗程规划
初期密集期:每周3-5次针灸,持续1个月(约20次),体重下降显著。
平台调整期:改为埋线(每2周1次)配合中药调理,突破代谢瓶颈。
巩固期:每月1-2次针灸,维持3-6个月以稳定效果。
饮食配合
无需极端节食,但需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绿叶菜)和优质蛋白(如鱼类、豆类)。
中医将肥胖视为“整体失衡”而非局部问题,通过“辨证-选穴-调体”的三维干预,针灸不仅能减重,更能从根源改善易胖体质。例如,痰湿型苹果身材通过健脾利湿调理,可减少腹部脂肪合成;气滞血瘀的梨型身材通过活血化瘀,可突破平台期。这种个体化、低创伤的干预方式,尤其适合现代人“代谢修复”的需求,为健康塑形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针灸调理肥胖内分泌
针灸二科体重管理门诊
专病
针灸、穴位埋线、刮痧、艾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法对于治疗肥胖症,调整人体亚健康状态安全、有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是公认的“绿色”疗法。针灸科“针灸调理肥胖内分泌”应运而生,致力于为每一位饱受肥胖困扰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专业针灸减肥服务。
该专病门诊汇聚了一批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针灸专家,根据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规律,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精准地选取穴位,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针灸减肥方案。
毫针针刺:毫针针刺是传统针灸的重要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调节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促进体内寒湿、膏脂、痰浊、瘀滞的温化和排出,从而达到轻身瘦形的目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选取穴位,运用适当的针刺手法,使患者在轻松舒适的过程中接受治疗。
温针疗法:温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上点燃的艾绒,使温热的药力和针力相互结合,发挥协同作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强针刺的刺激强度,还能起到温通经络、散寒化湿的作用,对于因寒湿阻滞导致的肥胖尤为适宜。
穴位埋线:穴位埋线是在传统针刺穴位的基础上,将可吸收的线体埋入穴位内,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不断激活经络气血的运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长期减肥的效果。
针灸二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二科为院级重点专科,2017年“九针疗法”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室拥有红外热成像仪-热断层扫描系统、电动腰椎牵引治疗床、电动多功能颈椎牵引治疗机、膝关节牵引器、臭氧机、冲击波、毫米波治疗仪、中药湿热敷治疗装置、电脑中频经络通治疗仪、冰冷敷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诊疗设备。
科室突出中医传承、重视科研,坚持以针灸非药物疗法为主体,中西医结合精确诊断为支撑,以新九针、针刀、手法整复为特色多手段综合干预的发展路线,形成运用针灸、针刀配合中药外敷及臭氧注射等疗法,调整身体力线,解除神经慢性刺激,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落枕、肩周炎、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膝骨性关节炎、腰背肌筋膜炎等;神经系统病症,如: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眩晕等;内科、皮肤科、五官疾病,如:头痛、慢性胃肠炎、便秘、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压力性尿失禁、斑秃、带状疱疹、近视、眼干眼涩、眼睑下垂、耳鸣、耳聋、牙痛、咽喉肿痛、口疮等;免疫系统疾病:如强制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预约挂号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