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1.9%。想让孩子不受近视威胁,保证每天户外活动两小时非常必要。暑假来临,儿童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变长,现在来科普一下,户外活动晒太阳为什么是近视防控的核心手段,怎样的户外活动才能有效防控近视,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户外活动时,光线照射可刺激视网膜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能抑制眼球巩膜过度生长导致的眼轴增长,眼轴过度增长是导致近视的关键因素。同时,强光下瞳孔会自动缩小,使景深增加,减少光线折射,物像会更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减轻眼球为适应模糊影像而产生的代偿性生长。户外活动光照强度需达到1000勒克斯(相当于阴天的户外光照),才能有效促进多巴胺分泌,若光照强度进一步提升至3000~10000勒克斯(如晴天树荫下),防控效果更显著。而室内光照通常仅为300~500勒克斯,强度不足。
户外活动中,孩子还会自然减少使用电子设备、伏案读写等近距离用眼行为,近距离用眼会使眼球的睫状肌持续收缩,处于紧张的状态,易引发假性近视,并逐渐成为真性近视。参与户外活动时,望远可以放松睫状肌,减少视疲劳;眼睛看物体的距离不断发生变化(如打球、跑步时追踪运动的物体),眼球需频繁调整焦距,这个动态的过程亦可增加眼睛的调节能力。
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有效剂量”。对儿童的多项研究发现,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小于1小时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是每天户外活动多于两小时儿童的2~3倍;当户外活动时间从一小时增加到两小时,近视风险显著下降;超过两小时后,风险进一步降低但幅度趋缓,这可能与多巴胺的分泌量随光照时间增加而逐渐饱和有关。户外活动应优先选择强光时段: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这期间光照强度较为适中。
儿童和青少年可根据作息习惯灵活安排,利用课间、餐后、放学后等碎片时间,化整为零进行户外活动,同样能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无论是连续还是分散的户外活动,都会让孩子暂时脱离近距离用眼的场景(如看书、看电子屏),从而中断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睫状肌紧张状态。学业繁忙的学生可多次累加,达到目标。
相关知识
户外活动与预防近视
哪种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预防近视需重视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充足可预防近视
户外活动是最简单的预防近视方式
每天户外活动40分钟 可预防近视
预防孩子近视 户外活动不可少
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近视 10种爱眼护眼的小常识
户外运动有助于预防青少年近视吗
婴幼儿经常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什么病
网址: 有效的户外活动能预防近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2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