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节”与“气”,二十四节气养生

“节”与“气”,二十四节气养生

“节”:每个月起始标志,代表季节的起点,标志时间框架,指导农事周期。

“气”:每月中间,反映气候特征的具体变化,指导生产生活。

节为纲,气为目,以节定四季框架,以气细化自然规律,体现“顺应天时”的智慧。

1. 立春

养生原则:护肝疏肝,升发阳气。

饮食:辛甘发散食物(如韭菜、葱、芽菜),少酸多甘。

起居:早睡早起,舒展筋骨(如八段锦)。

注意:“春捂”防倒寒,忌怒。

2. 雨水

养生原则:健脾祛湿,防“春困”。

饮食:山药、薏米、小米粥,少食生冷。

运动:温和散步,避免大汗伤阳。

俗语:“雨水湿气重,健脾养胃要趁早”。

3. 惊蛰

养生原则:清肝火,润肺燥。

饮食:梨、蜂蜜、百合(防春燥),少吃油腻。

起居:早睡养肝,晨起梳头通经络。

4. 春分

养生原则:调和阴阳,平衡饮食。

饮食:寒热均衡(如香椿配豆腐),多食时令野菜。

注意:防过敏,情绪宜平和。

5. 清明

养生原则:疏肝气,防湿邪。

饮食:清淡为主(荠菜、青团),少食发物(如海鲜)。

运动:踏青舒展肝气。

6. 谷雨

养生原则:祛湿健脾,防“湿困”。

饮食:赤小豆、茯苓、绿茶,忌辛辣燥热。

起居:避免久坐湿地,多晒太阳。

7. 立夏

养生原则:养心护阳,防暑热。

饮食:莲子、苦瓜、绿豆汤,增酸减苦。

俗语:“立夏养好心,无病一身轻”。

8.小满

养生原则:清热利湿,防皮肤病。

饮食:冬瓜、黄瓜、薏米,忌过食冷饮。

运动:适度出汗排湿。

9. 芒种

养生原则:防“暑湿”,补元气。

饮食:酸梅汤、番茄、西瓜(适量),补充水分。

注意:午间小憩养心。

10.夏至

养生原则:滋阴护阳,防“阳极反衰”。

饮食:苦菊、荷叶粥,勿贪凉伤脾。

起居:宜静养。

11. 小暑/大暑

养生原则:清暑益气,养脾祛湿。

饮食:莲藕、冬瓜、鸭肉,生姜驱寒(防空调病)。

运动:避开高温时段,游泳、太极为宜。

12. 立秋

养生原则:润燥养肺,少辛增酸。

饮食:银耳、梨、芝麻,少吃辛辣(防秋燥)。

俗语:“立秋贴秋膘,宜清补不宜腻”。

13. 处暑

养生原则:滋阴润肺,防“秋乏”。

饮食:百合、蜂蜜、糯米,忌暴饮暴食。

起居:早睡早起,防“秋老虎”。

14. 白露

养生原则:防凉燥,护脾胃。

饮食:山药、核桃、秋梨膏,晨饮米粥暖胃。

注意:“白露身不露”,早晚添衣。

15. 秋分

养生原则:阴阳平衡,平补为主。

饮食:枸杞、红枣、栗子,忌寒凉。

运动:登高望远,舒缓情绪。

16. 寒露/霜降

养生原则:温补肝肾,防寒邪。

饮食:羊肉、核桃、桂圆,搭配萝卜防滞。

起居:足部保暖,泡脚驱寒。

17. 立冬

养生原则:补肾藏精,温补气血。

饮食:羊肉汤、黑豆、黑芝麻,少咸多苦。

俗语:“立冬补冬,补嘴空”。

18. 小雪/大雪

养生原则:温阳驱寒,养心安神。

饮食:生姜、红枣、桂圆,忌生冷。

起居:早卧晚起,多晒太阳。

19. 冬至

养生原则:“一阳初生”,固本培元。

饮食:饺子(北方)、汤圆(南方),当归羊肉汤。

注意:艾灸关元穴,补阳气。

20. 小寒/大寒

养生原则:防寒固肾,静养为主。

饮食:糯米、核桃、黄芪炖鸡,忌燥热(防上火)。

起居:减少剧烈运动,保持情绪平稳。

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二十四节气养生.doc
《二十四节气养生与健康品茶》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二十四节气饮食养生习俗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二十四节气
老中医教你二十四节气养生
【食疗养生食谱】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大全 二十四节气饮食宜忌

网址: “节”与“气”,二十四节气养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