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夜,很多年轻人喜欢整晚开着空调睡觉,然而,仍有不少老一辈的人不愿意或舍不得开空调,认为吹空调不健康,一直开着太费电。
但最近多地接连出现老年人舍不得开空调热到中暑、热射病的情况。告诉爸妈千万别舍不得开空调,除了避免高温中暑,日前有研究发现房间温度适当调低,或能帮身体对抗多种癌症!
研究发现:温度适当调低,能产生抑癌效果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华人科学家曹义海教授团队发表于Nature的一项研究发现:低温环境还能激活我们体内的“自带燃脂引擎”——棕色脂肪组织(BAT),让它主动燃烧能量、产热,并吞噬血液中的葡萄糖。而且,这一行为竟然会和癌细胞“抢糖”!
结果就是:肿瘤细胞“抢不到糖”,能源告急,生长受限。在患癌小鼠中,冷环境显著延缓了肿瘤进展,延长了生存时间。
“低温疗法”能不能用到人身上?研究人员进行了初步的人体试验尝试,召集了6名身体健康的22岁~25岁男性和女性,以及1名经历了化疗的18岁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6名健康成人:棕色脂肪正在“燃烧”
6名健康成人身着T恤、短裤,待在16℃的环境中每天2~6小时,持续14天,PET-CT显示这些健康年轻人颈部、胸骨旁区域以及双侧锁骨上的棕色脂肪正在“燃烧”,这说明了16℃就能使健康成人棕色脂肪激活。
一名癌症患者:肿瘤部位的葡萄糖降低
在唯一的一名癌症患者身上,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为期7天、22℃的更加温和的“低温治疗”,结果还是比较鼓舞人心的:这名患者棕色脂肪区域激活,摄取葡萄糖增加,而纵隔淋巴瘤部位的葡萄糖信号显著降低!
最后,总的来说研究证实了在适当的低温环境中,有助于激活棕色脂肪组织抢夺肿瘤的葡萄糖,减少肿瘤能量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目前看来,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新方法,但还需要在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中进行验证。
开窗睡觉还是开空调睡觉好?
开空调的房间,温度和湿度都是可以调节控制的。因此,更建议开空调睡觉,最适宜的温度是22℃~26℃。
有些人会说:开空调后,寒气和湿气就会顺着打开的毛孔钻进身体里。但其实,大家常说的“空调病”其实是由于不当使用空调而造成的。
当气温过高,特别是超过人体正常适应环境的时候,要及时果断开空调,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更要及时开空调。
晚上睡觉这样开空调舒服又省电!
专家建议,夏天白天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晚上可以设置在28℃,既省电环保,体感也舒适。
晚上开空调睡觉记得做好这5点!
1.夜晚调成睡眠模式
睡觉时可以将空调设定为睡眠模式。睡眠模式会在睡眠期间逐步调高温度,既能避免睡眠时人体着凉感冒,又可节省电能。再搭配定时关机,如早上6点起床,则5点左右即可关机,既利用了室内余温保持凉爽,还能节省不少的电费支出。
2.空调的风口尽量朝上吹
开空调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调为朝上。冷空气一般会向下走,热空气向上走,这样利用冷热空气自身的物理特性,会达到均匀舒适的室温。
3.闷热天气多用除湿模式
有时碰到天气闷热难受,要善用空调的“除湿”功能。这个功能模式不仅可以让室内湿度降下来,还省电。
4.空调的出风口前放盆水
长时间开空调,空气会变干燥。尤其是相对干燥的北方,人长时间待在空调屋里,口鼻、眼睛很容易变得干涩、酸胀。不妨在空调的出风口放盆水,能有效缓解干眼症状。
5.每天也要适当开窗通风
每天早晚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有助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