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添加辅食可以降低“宝宝的过敏风险”呢?
内容推荐
婴幼儿过敏 (Infant Allergies)
宝宝成长到4~6月龄,就要进入“人生的第一口辅食”阶段。
这一步走得稳,既能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延缓过敏的发生。
一、为什么吃辅食会过敏?
1、免疫系统不成熟
✅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摄入的食物蛋白可能出现错误或过度的免疫应答,从而引起食物过敏反应。
2、存在高危风险
家族中有哮喘、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等病史。
宝宝在母乳喂养期已有湿疹、腹泻等过敏性表现 。
早期肠道屏障功能尚未成熟,易对食物蛋白产生不良反应
二、哪些辅食更容易引起宝宝过敏?
1️⃣1岁以内常见的过敏原
牛奶及奶制品:建议12个月以后添加(如有过敏史需延后)。
鸡蛋:先加蛋黄,后加蛋清,多数宝宝可在1岁后耐受
鱼虾类:1岁后逐渐尝试,小量、单一食物原则。
豆类:如黄豆、豆腐,建议8个月以后尝试。
花生/坚果类:过敏风险高,至少尝试3次无反应再逐步添加。
三、如何科学添加辅食,降低过敏风险?
1️⃣ 一般宝宝的添加原则
✅4~6月龄即可开始尝试添加辅食
建议:不早于4个月,不晚于8个月。
2、过敏高风险宝宝
不要延迟添加易致敏食物,不推荐等到1岁以后 。
推荐在4~6月龄期间,在宝宝健康状态下适量、科学引入过敏原食物。
同一时间只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3~5天是否有不良反应 。
如果纯母乳喂养期已发生过敏,妈妈应回避可疑致敏食物。
3️⃣补充建议
若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需延迟普通奶粉、奶酪、酸奶等至1岁以后尝试。
约85%~90%的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在3岁左右可耐受,多数在4岁后过敏症状明显缓解。
花生与坚果类过敏持续时间较长,部分人群甚至终生不耐受,因此建议至少尝试3次之后再考虑添加。
总 结
宝宝每次尝试新辅食前,选择身体状态良好的日子。
可在白天添加新食物,便于家长观察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疹、腹泻、呕吐、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用该食物并就医。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提问。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健康的生活从拒绝焦虑紧张开始,
关注無医森有话说,你身边的贴心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