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有效防护辐射:全面措施与策略

有效防护辐射:全面措施与策略

01辐射防护的核心使命与目标

辐射防护的 首要任务是确保可能产生辐射的活动得以有序进行,同时,它致力于保护人员、后代以及环境免受辐射的危害。其核心目标在于 防范那些可能造成显著健康损害的确定性效应,并力求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02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 实践正当性

辐射实践必须经过全面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并通过充分论证来权衡利弊。只有当辐射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利益确实能够弥补可能引发的辐射危害时,这样的实践才被视为正当。

▲ 防护最优化

在确保辐射源或装置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均低于相应约束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 力求使个人受照剂量、受照射人数以及受照射可能性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这通常被称为ALARA原则,即“尽可能低”。

▲ 剂量限制和剂量约束

由于人群中利益和代价的分配存在不一致性,即使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性要求且防护与安全已达到最优化,也可能无法为每个人提供足够的保护。因此, 必须对个人所受的正常照射进行限制,以确保各项得到批准的辐射实践所导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器官或组织总当量剂量不超过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相应限值。

在项目批复或环境影响评价中,所设定的剂量约束值往往低于相应的剂量限值。

03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主要分为 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外照射是指辐射源在人体外部,通过释放粒子或光子来对人体进行照射。而内照射则是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在体内衰变过程中释放的粒子或光子对人体造成的照射。这两种照射方式在防护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04外照射的防护措施

针对外照射,主要的防护措施包括 “时间、距离、屏蔽”这三方面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尽可能缩短暴露在辐射下的时间,尽量远离辐射源,以及在人与辐射源之间设置有效的屏蔽物。这些措施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综合运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05射线屏蔽方法

▲ α射线

由于 α射线的射程相对较短,即便是能量较高的α射线,也能被一张纸完全阻挡。因此,在日常环境中,α射线通常不会对人类构成直接威胁。然而,当它进入人体内部时,其携带的能量会被组织和器官完全吸收,此时需特别警惕α射线的内照射风险。

▲ β射线

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有一部分能量以X射线(即轫致辐射)的形式释放。这种轫致辐射的强度与物质的原子序数Z的平方以及β射线的能量密切相关。例如,在铅(Z=82)中,能量为1MeV的β射线有3%的能量转化为X射线,而在铝(Z=13)中这一比例仅为0.4%。 因此,在屏蔽β射线时,应选择原子序数较低的物质,如有机玻璃和铝,以降低轫致辐射的产生。但对于高活度和高能量的β源,建议在轻质材料屏蔽的基础上,再添加一定厚度的重金属屏蔽材料,以更有效地屏蔽轫致辐射。

▲ X射线和γ射线

X射线和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产生三种主要过程。其中,光电效应的发生几率与物质的原子序数Z的4次方成正比,康普顿散射与Z/A成正比,而电子对产生则与Z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 屏蔽X射线和γ射线时,应优先选择原子序数高的重金属物质,如铅和含铅玻璃,它们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屏蔽材料。

06内照射的防护

放射性物质可能通过食入、吸入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尽管大部分进入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最终会排出体外,但某些亲骨物质,例如铯-137,可能会部分附着在骨骼上,甚至有些可能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如钾-40。

▲ 内照射路径与防护原则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制定全面的规章制度,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同时,在确保最优化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放射性物质的摄入量。

▲ 一般内照射措施

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措施如下: “包容与隔离”、“净化与稀释”、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以及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相关知识

主要辐射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监测与预防措施
防辐射都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核与辐射科普常识—辐射防护
核辐射及健康风险详解:防护原则与措施解析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措施.doc
电磁辐射及其防范措施
怀孕期间准妈妈必备几大防护辐射措施

网址: 有效防护辐射:全面措施与策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8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