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普】世界噪音日:拒绝噪音污染 保护听力健康

【科普】世界噪音日:拒绝噪音污染 保护听力健康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们社交的需求和方式不断增多,噪音疾病逐年增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加强对噪音健康的了解与重视,自2003年开始,每年的4月16日被设立为“世界噪音日”希望通过对噪音污染等相关知识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看不见的杀手”远离噪音伤害。

噪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在我们享受科技产品带来的甜头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其副产品——噪声。我们20年以前少见的问题,如 失眠、神经衰弱、心理障碍等现在已经困扰很多人。这虽然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压力有很大关系,但噪声在其中的作用绝不容忽视。

噪声源特性不同对人们睡眠的干扰程度也不同。如40dBA条件下,无论是相同声级的连续性噪声还是脉冲性噪声均对人的干扰较小,仅约10%人们的睡眠会受到干扰;但当噪声达到65dBA时,40%人们会感觉到连续性噪声的影响,而80%人们会被相同声级的脉冲性噪声惊醒。因此,噪声越大,对睡眠的干扰程度也越大;在相同声级下,脉冲性噪声对睡眠的干扰影响要远大于连续性噪声的影响。

无处不在的噪声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它不仅可引起听力损失,还可以干扰休息和睡眠,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增加工伤和事故风险。

噪音对听觉有哪些影响?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低强度的噪声能影响人们的交流、工作和休息,但不会对听觉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损害;较高强度噪声则可能导致暂时性听力损失;当噪声强度超过某临界水平,便会对听觉系统产生永久的不可逆性损害,甚至伤及听觉中枢系统。

噪声造成的听力损失与噪声的强度、接触噪声暴露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噪声的性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噪声的强度与听力损伤呈正相关,强度越大,听力损失越严重;暴露时间愈长、接触次数越多,听力损失愈重。高频噪声比低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大,窄带噪声比宽带噪声对听力的危害大,脉冲噪声比连续噪声危害大。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主要表现为暂时性阈移、永久性阈移和声创伤。

保护听力重在日常

1、减少接触:通常使用的输出设备上使用耳机连续3小时可造成大于10dB的暂时性听力阈移;所以,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隔离噪音损害的重要措施。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 分贝;行唤。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个体防护:对于参加噪声活动者,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声音娱乐喜好者也尽量在参加音乐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佩戴耳塞。

3、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于保护听力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正确地用耳包括:(1)不经常挖耳;(2)保持耳道干燥;(3)正确擤鼻;(4)耳部疾病及时治疗。

另外要提醒:(1)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不在睡觉的时候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3)时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高危人群定期作听力检查。

青少年是接触娱乐噪声最多的一个群体,但他们当中仅有8%的人对听力损失有所认识和关注。希望孩子们以及其他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有听损危险的人认识到安全用耳的重要性、掌握保护听力的科学、有效方法,减少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使更多的人、更长久的享受到声音的美妙。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世界噪音日:噪音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保科普|拒绝“看不见的污染”——噪声污染的前世今生
噪音污染
环保科普丨拒绝“看不见的污染”——噪声污染的前世今生
科普时间|拒绝“看不见的污染”——噪声污染的前世今生
世界噪音日
健康饮食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噪音污染会损害健康吗?
噪音污染 健康大敌

网址: 【科普】世界噪音日:拒绝噪音污染 保护听力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