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新浪网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关注

一、怎么算体脂率

一般健身房一般都有体脂率测试仪,想要更精确可以去医院做个测试。体脂率的计算公式很多,下面介绍两种简单体脂肪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个人的体脂肪重量及比率或肌肉的增减数量,供大家参考。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1、腰围体重计算公式

1.1、女性的身体脂肪公式:

参数a=腰围×0.74

参数b=体重×0.082+34.89

身体脂肪总重量=a-b

体脂率(身体脂肪百分比)=(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1.2、男性的身体脂肪公式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参数a=腰围×0.74

参数b=体重×0.082+44.74

身体脂肪总重量=a-b

体脂率(身体脂肪百分比)=(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2、维基百科计算公式

体脂%=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体重÷(身高×身高)

理想的体脂肪率,男性30岁以下为14-20%,30岁以上为17-23%;女性30岁以下为17-24%,30岁以上20-27%。男性体脂肪若超过25%,女性若超过30%则可判定为肥胖。

3、体脂测量最佳时间

测量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即使是使用设备来量测。测量的最佳时间是早晨。正好在你从充足的睡眠(7-8个小时)醒来之后,此时你的体重和腰围等的测量数据是最准确的。

二、体脂率多少才是正常的?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肥胖则表明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有某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而且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5%,女性13%~15%,则可能引起功能失调。

人体脂肪包含必要脂肪和存储脂肪。必要脂肪是维持生命和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由于生育及其他与激素相关的生理需求,女性的必要脂肪大于男性。必要脂肪比例男性为3-5%,女性为8-12%。存储脂肪由脂肪组织构成,部分用于保护内脏器官。

一般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人的体脂率都会些增长;但是维持一个正常的水平;小孩和成年人虽然比较大的差别,但是体脂率也是处理正常水平。而低于必要脂肪含量,往往都会引起生理上的各种疾病。

三、降低体脂率的方法

1、饮食控油脂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当我们吃越多碳水化合物,例如高糖、高淀粉的精致化糕饼、点心,血糖就越高,胰岛素就越多,体内所储存脂肪量就会增加。因此,要降低体脂率,首先要控制饮食中油脂的摄入。除了少吃高糖、高油脂的食物之外,食物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的方式,少油炸或煎炒。

2、有氧运动燃脂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有氧运动向来被人们是减肥的最有效的方法,有氧运动能够调动人全身的肌肉参与活动,并且氧化过程中消耗人体的大量脂肪。它遵循科学的瘦身原理,例如一般人慢跑一分钟消耗15千卡左右热量,如果每天慢跑30分钟,在饮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星期可减一公斤。

3、力量训练肌肉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油脂,都能减少身体脂肪,但是要降低体脂率,还要增加身体的肌肉量,这样一来,脂肪在体重中所占的比重就变小,体脂率自然下降。另一方面,力量训练可以锻炼人的肌肉,提高人的基础代谢率,让人瘦得更快。

发布于:北京

相关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大家都在看

杨瀚森拿下首个助攻445万

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是一张废纸384万

男子称赶到机场发现飞机提前5小时起飞382万

从多项第一读懂中国创新突破的必然346万

公司团建5人中暑1人热射病进ICU327万

王楚钦7比10落后连追5分316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相关新闻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点击查看更多

视频 直播 美图 博客 新浪 政务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学 众测

相关知识

体脂率多少才算瘦 如何降低体脂率
如何计算体脂率男生
如何降低体脂率?
如何有效降低体脂率?
如何计算体脂率
如何降低体脂率男生
如何降低身体脂肪率?
【如何正确降低体脂率...
如何降低体脂率
如何能降低体脂率

网址: 体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计算 如何降低体脂率?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