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塑造健全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塑造健全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旅途中,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本文将围绕健全人格的核心内容展开,结合相关书籍的洞见,揭示大学生如何在这一关键时期构建和完善自我,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01健全人格的核心组成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描述, 健全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的集合体,它涵盖了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自尊独立以及潜能发挥等多个方面。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够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展现出独立自尊的态度,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这种人格特质不仅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体现,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过教育和自我塑造,我们可以不断培养和完善自身的健全人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健全人格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我们认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健全的人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坦率地接受自己优点的同时,也同样真诚接纳自己的缺点,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是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朋友、同事、同学协调一致,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力,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是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四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人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02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标准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描述, 健全人格的标准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具体的体现,这些标准既是他们自我成长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他们发展的期望。首先,自我悦纳和接纳他人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自信而不自负,同时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人。其次,人际关系的和谐反映了一个人人格健全的程度,大学生应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和理解他人,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再者,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它鼓励大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和乐观,勇往直前。此外,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应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发掘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是人格成熟的体现,它要求大学生能够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心境的平和与稳定。
综上所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标准涵盖了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生活态度、潜能发挥和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实现将有助于大学生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健全人格的标准又分为概括的标准和具体的标准。从总体上看,人格健全的人应该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使自己的人格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协调发展的人。从具体特征上讲,健全人格应具有以下标准:
(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坦率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对生活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充满自信,扬长避短;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与环境保持平衡。
(2)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人格健全的程度。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能够吸引他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3)乐观的生活态度。人格健全者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常常能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不畏艰险,勇于拼搏。青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而对学习的兴趣如何可以反映出其对生活的基本倾向。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其观察敏锐、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可通过刻苦、严谨的学习获得不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很难相信,对学习和生活缺乏兴趣、整天精神不振的大学生的人格是健全的。
(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他们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情绪标志着人格的成熟程度。人格健全者的情绪反应适度,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并富有幽默感。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合情合理地宣泄、排解、转移和升华。

03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详解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描述, 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认识自我,优化人格整合是关键的第一步。这需要个体深入了解自己的人格状况,明确人格塑造的目标和方法。通过选择优良的人格特征如自信、勇敢等作为发展目标,同时针对个人缺点如自卑、胆怯等进行改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知识的积累不仅增长智慧,还能优化人格整合,使个体更加自信、坚强和理智。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对于人格的塑造同样重要。实践是锻炼人格特征的必经之路,如勤奋、坚韧等特质都需通过长期实践来培养。此外,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集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人格的健全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在集体中,个体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人格品质。同时,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为人格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健康的体质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从而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在人格塑造过程中,还需注意防止“过犹不及”,把握好人格发展和表现的度,以形成合理、和谐的人格结构。最后,可以参考成功人士的人格特征,如了解并认识现实、悦纳自我和他人等,作为塑造健全人格的参照。

前文已论述了人格健康的标准。以人格健康为基础,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寻找塑造健全人格之路,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没有健全的人格,“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也难以做到。鉴于当代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在这里着重介绍塑造健全人格的几个基本途径,供大家在进行人格自我塑造时参考。
(一)认识自我,优化人格整合
生活中的许多事例告诉我们,人格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动机,它是个体的一个中心能源。为了有效地进行人格塑造,就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状况,深刻理解这种要求实现的动机,明确人格塑造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认识自我是改变自我的开始。
人格塑造也就是为了实现优化人格整合,以达到人格的健全。人格整合的基本含义是:随着个体心理的成熟,人格的各个方面逐渐由最初的互不相关,发展到和谐一致状态的过程。优化人格整合,一要择优,二要汰劣。择优即选择某些优良的人格特征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如自信、勇敢、勤奋、坚毅、善良、正直等可作为人格塑造的依据。汰劣即针对自己人格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比如自卑、胆怯、抑郁、冷漠、懒惰、任性、自我中心等。当然,择优与汰劣往往是同步进行的。
(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荣格有句名言:“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培根也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整合的过程。事实上,有不少人格发展缺陷源于无知,如无知容易使人自卑、粗鲁,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自信、坚强、理智等。
各学科的全面发展是人格健全发展的智力基础,因为各学科的知识同处于一个庞大的系统中,其间既相互联系,又能在各自的发展中相互迁移、相互促进,可以说,有了智力基础,人格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才有保证。对此,培根的论述很深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知识,文科大学生缺乏科学精神,这对于人格的健全发展是不利的,当代大学生应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
(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
实践是人格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还是意志的磨炼都离不开实践。诸如一个人的勤奋、坚韧、乐观、细致等人格特征都是长期实践锻炼的结果。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近年来校园内兴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塑造就很有意义。
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往往是其人格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日常言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人格,例如个人有刷牙、梳头、洗手、勤换衣服、常剪指甲等习惯,就反映了他具有“清洁”这一人格特质。因此,优化人格整合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无数良好的小事可“积沙成塔”,最终构建成优良的人格大厦。
(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集体
人格发展、塑造的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集体、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人格是在行为中表现的,健全的人格也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塑造健全人格,必须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社会习俗、关心他人的需要、真诚地赞美、不做无建设性的批评、多与他人沟通意见、保持自尊和独立等。
集体是人格塑造的土壤,通过与集体交往,自己的某些人格品质会受到赞扬或鼓励,或受到压制、排斥,从而有助于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而且集体能够伸出手来帮助集体中的个体择优汰劣。
(五)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人格发展的过程是体质、心理因素与智力因素协同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健康的体质是人格健全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体弱多病的人是难以发展健全人格的,拖拉、懒惰、急躁、怯懦等人格发展缺陷与不坚持体育锻炼明显有关。
(六)防止“过犹不及”
凡事都有“度”,人格发展和表现的“度”是十分重要的,人格塑造过程中应把握辩证法,掌握好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具体说来,应该是: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勇敢而不鲁莽,果断而不冒失,稳重而不犹豫,谨慎而不怯懦,豪放而不粗俗,好强而不逞强,活泼而不轻浮,机敏而不多疑,忠厚而不愚昧,干练而不世故等等。
人格“度”的把握还表现在不同的人格特质要协调发展,做到“刚柔相济”,对于“刚”者应多发展些“柔”,对于“柔”者应多发展些“刚”,这样才能形成合理、和谐的人格结构。此外,还要因人因时因地地表现人格特征,有时表现“刚”比表现“柔”好,有时表现“柔”比表现“刚”好;有时应多表现自信,有时应多表现谦恭。即所塑造出的人格应有韧性,有较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16条成功人士的人格特征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他列举历史上38位最成功的名人,包括富兰克林、林肯、罗斯福、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马斯洛归纳出如下16条成功人士的人格特征。
1. 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 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3.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
4. 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
5. 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 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 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 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撼的高峰体验。
9. 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10. 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
11. 有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 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13. 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14. 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5. 对世俗,和而不同。
16. 对生活环境有改造的意愿和能力。
马斯洛认为,以上述人格特征为参照,是塑造健全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主观条件。
健全人格的10个途径
心理学家们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具有操作性的形成健全人格的途径:
1. 对自己和生活的世界有积极的看法。把自己看作是被喜欢的、被需要的、被热情接待的而且有能力的,并生活在自己能应付的世界上的人。
2. 和别人有着热情的亲密的人际关系和基本信任的关系。
3. 有时间完全冷静地独处反省,使自己有机会揣摸、体验各种人的情感,而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人格。
4. 在发展社会性的、智力的以及职业的各种技能方面取得成功,即在学习上、工作上和与人交往上有成功的体验。
5. 接受新思想、新哲学以及和有独特见解的人交往。新的思想可以从读书中、从对戏曲和音乐的感染中取得,也可从旅行、和陌生人相识中获得。
6. 找出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嗜好,和朋友间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基本情绪的释放。
7. 经常提高独立性的程度。逐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而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体系,如对工作和家庭、邻里以及人类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该做该说时,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自尊和自爱。
8. 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并非在任何情境中都按一个标准行事;学会知道不总是“非此即彼”,而是“这个、那个和更无限量的各种组合”。
9. 在关心他人方面达到高水平。
10. 在每一生活阶段学会和别人一起时变得更人性些。

相关知识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塑造.doc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方法
大学生怎样塑造健康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八个方面的成长 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试论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健康人格塑造
健康饮食:塑造健康人生的关键
健全人格的塑造方法
努力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网址: 塑造健全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5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