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学饮水:健康从每日一杯水开始

科学饮水:健康从每日一杯水开始

01每日饮水量建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成年男性每日约需1700毫升,女性约1500毫升的水,相当于7至8杯水。然而,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建议。要达到上述推荐的每日饮水量,有两个关键前提条件:温和的气候条件和较低的身体活动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日常推荐的水摄入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外界气温、个人运动量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在炎炎夏日或者经过剧烈运动后,由于出汗量的增加,人们需要适量补充更多水分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同样,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由于身体特殊需求,也需要相应增加饮水。此外,各种汤品、粥类、奶制品以及豆浆等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同样可以作为补充水分的有效途径。

△ 饮水量调整因素

每日推荐饮水量需根据外界气温、运动量等因素灵活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人由于身体特殊需求,也需要相应增加饮水量。

02缺水与过量饮水的影响

尽管大多人认为,增加饮水量对身体有益,但其实缺水和过量饮水各自都可能带来健康问题。

△ 缺水的影响

长期缺水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皮肤问题、结石风险,以及严重的健康威胁如重度脱水。缺水时,人们的工作能力和思维敏捷度会受到影响。缺水使皮肤变得干燥、失去弹性和光泽,影响外貌。缺水还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同时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更严重的是,轻度脱水可能仅表现为口渴、头晕、头痛和乏力,但中度脱水时症状会加重,重度脱水则可能引发晕厥甚至危及生命。

△ 过量饮水的风险

过量饮水可能引发低钠血症,导致严重症状如脑水肿、癫痫发作。虽然一般人很少出现“水中毒”的情况,但患有肾脏病、肝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人群,若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超出肾脏的排水能力,便可能导致水分在体内滞留,进而引发血浆渗透压降低,出现“低钠血症”。这一状况可能带来多种严重后果,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以及意识障碍、脑水肿、癫痫发作,甚至可能昏迷和死亡。

03饮水量的自我判断

判断自己的饮水是否充足其实很简单,可以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来实现。

△ 尿液颜色观察法

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判断饮水是否充足,透明或淡黄色表示充足,颜色深则表示不足。当我们的身体获得足够的水分时,尿液通常是透明无色或淡黄色的;而如果饮水不足,尿液的颜色则会明显变深。

04特殊人群的饮水注意事项

在饮水方面,有三类人需要特别注意。

△ 心肾功能受损者

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控制饮水量,避免心脏负担加重或水肿。心脏功能受损者,特别是心力衰竭患者,需特别留意饮水。由于他们心功能减退,无法有效泵血,若过量饮水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可能诱发急性心衰。肾功能不全者同样需要注意饮水量的控制。过量饮水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阻碍体内水分和毒素的正常排出,最终可能引发水肿、高血压等并发症。

△ 胃溃疡患者与特定疾病患者

胃溃疡患者应避免过量饮水以免稀释药物,而肾结石、尿酸高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增加饮水。胃溃疡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其中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是常用的药物,它们能够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层。然而,过量饮水可能会稀释药物浓度,从而降低药效,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建议这类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适量饮水,避免盲目增加饮水量。

05科学饮水原则

为了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我们必须遵循科学的饮水原则。

△ 保持健康饮水习惯

科学饮水包括饮用清洁水、适时饮水、控制饮水速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并选择合适的水杯来精准控制饮水量。为了保持健康,我们需遵循一系列科学的饮水原则。我们需饮用干净的水,确保水源清洁,避免生水或未煮沸的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建议每隔1至2小时适量补充,饮水时应该小口慢饮,避免过量或过快。白开水是最佳选择,若需调味,可选择淡茶水或柠檬水,但应减少含糖饮料和酒精的摄入。此外,水温一般建议控制在10℃至40℃之间,以防口腔或食道烫伤。推荐大家选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水杯,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每日的饮水量。

相关知识

【科普】健康养生,从一杯蜂蜜水开始
科学饮水时间表:健康每一天的开始
揭秘水杯母婴品牌,呵护宝宝健康,从一杯水开始
每天一杯柠檬水,健康生活从此开始
保护肠道健康,从一杯水开始
早晨的第一杯水:养生从这里开始!
科学饮水,健康每一天!
健康,从第一杯低频水开始!
关爱健康 从科学足量饮水开始
健康生活从一瓶水开始,如何科学饮水,助你远离身体亚健康?

网址: 科学饮水:健康从每日一杯水开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5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