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之沉默的螺旋理论
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纽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这是她对历史的了解,再加上大量的民意调查所得出的一种新的大众传播理论。
伊丽莎白纽曼本身来说,是一名出色的传播学家。她于1916年毕业于柏林大学,又曾学习新闻学,哲学,历史学等科目。1937年,赴新闻学最具盛名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研修,求学的精神又让她游历了全美36个州以及墨西哥,日本,朝鲜,中国,埃及等地。丰富的经历为她开阔了不少眼界,获得了更多她所需要的资料,使得以后对她提出这一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纽曼曾供职于民意调查机构,多次任教各大学校教授,潜心研究传播学,并于1984年出版其代表作《沉默的螺旋》,系统论述了其思想主张,从此名声大振。
1965年,联邦德国进行议会选举,一方是社会民主党,一方是基民盟和基社盟的联合阵线。整个参选过程中,双方票数不相上下,但到最后投票的关键时刻,却发生了“雪崩现象”。基民盟和基社盟的联合阵线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战胜了社会民主党。
为找出这一问题的根源,纽曼对选举期间追踪调查的全部数据进行了分析。纽曼发现,尽管双方支持率没有变,但胜者的“估计”却发生明显倾斜,这一认趋势发展到投票前日变成压倒多数。纽曼认为,“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导致人们最终改变投票意向。此后,纽曼对“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对个人的压力进行多次实证研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的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会很快的扩散开来,并影响他人;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总的来说,沉默的螺旋理论分为三个命题。
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二:占优势的意见的表明与附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倒置的宝塔型的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三:从大众传播影响舆论的方式来看,主要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制约舆论。 纽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其要点有,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同;这种明显的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沉默的螺旋理论”由此揭示的是:大众传媒具有强大舆论力量的观点。
从舆论学和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假说具有以下舆论观,效果观两个特点:
第一,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传统的舆论概念不同,它称为是“公开的意见”。由此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这一点,纽曼本人也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
第1页下一页
相关知识
从沉默到开口:职场中如何谈论心理健康?
从沉默到开口:职场中如何谈论心理健康
健康谣言的传播学分析与科学舆论引导
螺旋藻减肥药
幽门螺旋杆菌
台湾发现螺旋粉虱
螺旋健康器
螺旋钢管价格
请问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螺旋藻:素食者保障健康最理想的选择
网址: 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6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