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有个亲戚是高血压患者,平常特别注意保养身体,可还是走了不少弯路。像很多高血压患者一样,他知道运动对病情有好处,可到底咋运动、运动时该注意些啥,真不是件简单事儿。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今天就来和大家唠唠。
运动不当的惨痛教训
先给大家讲几个真实发生的事儿。有位52岁的浙江女子付玉芬,三年前查出高血压后,听医生的话开始跳绳锻炼。刚开始还挺有效果,复查时血压从170/104mmHg降到了140/90mmHg。
可后来,她跳绳时习惯性憋气,尤其是跳得快、身体累的时候,憋气更严重。结果有次跳绳过程中,就突发心梗猝死了。这事儿多让人痛心啊,一个小小的习惯,就酿成了这么大的悲剧。这也给所有高血压患者提了个醒,运动的时候可千万不能马虎。
还有马拉松爱好者李先生,他本身就有高血压,还坚持高强度跑步。有次跑完马拉松,突然头痛得厉害,接着就不停地呕吐,送到医院一检查,是脑出血。
像短跑、登山比赛、高强度HIIT、篮球对抗赛这些剧烈运动,会让血压在短短5分钟内升高50mmHg左右。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本来就比较脆弱,这么一折腾,就像气球一直充气却没有安全阀,随时都可能爆掉。研究也表明,高血压患者进行剧烈运动时,脑血管破裂的概率比正常运动时要高不少呢。
适合的运动项目推荐
所以啊,高血压患者选运动项目的时候,可得悠着点儿。像快走就挺不错,每分钟大概走100-120步,既能活动身体,又不会让血压升得太高;游泳也挺好,水有浮力,能减轻身体负担;太极拳动作慢悠悠、柔柔的,也很适合。运动的时候,把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就行,这样既能达到锻炼效果,又安全。
运动时的禁忌行为
除了剧烈运动,憋气动作也是高血压患者运动时的大忌。像举重、拔河、硬拉、平板支撑的时候憋着气做,就好比在心血管上放了个“高压锅”。人一憋气发力,胸腔压力猛地压向血管,血液回流就受阻了,颅内压一下子就升高,血管壁很可能就被冲破。
日本有项研究说,高血压患者做这类憋气发力的运动,急性心梗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8倍。老张就是个例子,他有高血压,平时喜欢健身。有次硬拉的时候,想挑战一下自己,就憋着气用力,结果刚做完动作,胸口就疼得直冒汗,还好送医及时,才没出现主动脉夹层那么严重的后果。
所以高血压患者做力量训练这类可能要憋气的运动时,一定要匀速呼吸,单次发力时间最好别超过10秒,组间休息2分钟以上,让身体缓一缓。
正确运动收获健康
我认识的陈大爷,60岁了,被高血压困扰好多年。他听医生的建议,每天早晚各散步30分钟左右,速度不紧不慢,运动前后还会简单地热身、拉伸。坚持半年后,他惊喜地发现,血压稳定多了,身体也没那么容易累,精神头特别好。这就说明,只要运动方法对,高血压患者也能通过运动收获健康和快乐。
其他危险运动类型
不过,高血压患者运动还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有些体位突变的运动也很危险,比如倒立、快速俯卧撑、甩头舞、蹦极这些,头部位置变化特别大,会让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
有位50岁的患者,平常喜欢健身,做完俯卧撑后,突然头痛得厉害,眼前一黑就晕倒了,送去医院诊断是脑出血。当人倒立时,脑部血流压力短时间内会增加40%左右,恢复直立时血压又会骤降,这对高血压患者脆弱的血管来说,伤害太大了,很容易导致血管破裂。统计显示,高血压患者因为体位突变运动引发脑出血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很多。
要是喜欢瑜伽的话,可以选桥式、猫牛式这些平稳的体式,既能锻炼身体柔韧性,又能避免血压大幅波动。
像马拉松、铁人三项、连续骑行3小时以上这类极限耐力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不安全。长时间运动容易让人脱水,血液变得黏稠,形成血栓的风险就增加了。而且人在疲劳的时候,血压调节能力会下降,脑出血的概率也跟着上升。
有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持续运动超过1小时,脑出血风险提高1.8倍左右。赵先生就是高血压患者,他觉得自己身体素质不错,就去参加马拉松比赛。比赛过程中身体就有点不舒服了,但还是坚持跑完。结果刚比完,就头痛、呕吐,到医院一查,是脑出血。
所以高血压患者最好别做这类极限耐力运动。要是想长时间运动,可以试试“碎片化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每天累计60-90分钟就行,像早晚各散一次步,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降低风险。
运动前的必要准备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也不能马虎。要先测血压和检查身体状况,如果血压高于160/100mmHg,可先别运动,吃点药把血压稳定下来再说。
另外,早上6点到10点是血压的高峰期,这个时候人体血压容易升高,大脑和心脏供血相对不足,运动的话,发生心肌缺血等危险情况的概率比较高。下午4点到6点就比较适合运动,这个时间段人体各项机能相对稳定,血压也平稳些。
运动中的注意要点
运动的时候要是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这些症状,就得赶紧停下来,去医院看看,这可能是血压异常升高的信号,可不能不当回事儿。
大家可能会想,高血压患者运动出汗多是不是好事呢?好多人觉得运动出汗多说明效果好,还能排毒。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不是这么简单。出汗太多容易脱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反而会影响血压稳定。而且脱水还可能导致身体电解质失衡,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
所以高血压患者运动的时候,要适量补充水分,控制好运动强度,别出太多汗。一般运动每隔15-20分钟,就喝100-150毫升的温水,别等口渴了才喝,喝水的时候小口小口慢慢喝,这样不会给心脏造成太大负担。
各类运动详细介绍
那高血压患者适合做哪些运动呢?有氧运动是首选,对控制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功能都很有帮助。
散步基本上适合所有高血压患者,强度低、安全性高,对身体各部位的负担都小。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天走1-2次,每次15-50分钟左右。刚开始速度可以慢点儿,后面适应了再调整。最好选择公园、河边这些空气好、路面平坦的地方散步。坚持散步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降低血压有辅助作用。有研究发现,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半年内血压平均能下降5-10mmHg左右。
慢跑或长跑比较适合轻症高血压患者。运动的时候,要选安全的场地,像平坦的跑道或者非机动车道。速度要适中,自己感觉微微气喘但还能正常说话就行。运动时间一开始15分钟左右就行,等身体适应了,再慢慢延长到30分钟。要是运动过程中感觉不舒服,就得马上停下来。长期坚持慢跑或长跑,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代谢水平,有助于稳定血压。
数据显示,坚持慢跑的轻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不运动的患者要好,舒张压平均能下降3-8mmHg左右。
骑自行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管是户外骑行还是室内动感单车,都能锻炼心肺功能。户外骑行要注意交通安全,选车流量小、路况好的路线,骑行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速度和阻力,保持节奏稳定。室内动感单车可以调节座椅高度和阻力大小,来适应不同的运动强度。每次骑行30-60分钟左右,每周3-5次。经常骑自行车能锻炼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对控制血压很有好处。
研究表明,经常骑行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能降低4-9mmHg左右。
游泳是全身性的运动,能锻炼到全身肌肉,还能减轻身体负担。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压力,水压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自由泳、蛙泳这些方式,每周游3-4次,每次30-60分钟。不过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防止在水里抽筋。要是在游泳过程中感觉身体不舒服,就得马上上岸休息。坚持游泳能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心肺功能,对稳定血压有积极作用。
有数据显示,坚持游泳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范围明显减小,身体整体健康状况也能得到显著改善。
除了有氧运动,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做一些力量训练,但要选择中低强度的方式,而且千万不能憋气,保持正常呼吸。这样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对控制体重和血压都有帮助。
比如哑铃训练,可以选1-3公斤的哑铃,做一些简单动作,像手臂屈伸、肩部环绕之类的。每个动作做2-3组,每组8-12次。训练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规范,不然容易受伤。通过哑铃训练,能有效锻炼上肢肌肉,增强手臂力量。研究发现,坚持适量哑铃训练的高血压患者,肌肉力量提升的同时,身体代谢功能也有所改善,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弹力带训练也不错,用15-20磅阻力的弹力带,做坐姿划船、胸前平推这些动作。每组做12-15次,做2-3组。弹力带训练能增强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弹力带的拉伸程度,别用力过猛。相关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弹力带训练,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弹性会明显改善,血压控制效果也更好。
柔韧性练习对高血压患者也很重要,能提高关节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瑜伽就挺好的,选一些简单、舒缓的体式,像树式、三角式、下犬式这些。每个体式保持10-30秒,重复2-3次。练瑜伽的时候要配合呼吸,动作缓慢、平稳。长期坚持练瑜伽,能拉伸身体肌肉和关节,增强身体柔韧性。那些坚持练瑜伽的高血压患者,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都提高了,运动的时候更舒服,也更能坚持运动,对血压控制也有积极影响。
全身拉伸运动也不能少,包括颈部拉伸、肩部拉伸、腰部拉伸、腿部拉伸等等。颈部拉伸的时候,把头向一侧倾斜,感受颈部肌肉的拉伸,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肩部拉伸可以把一只手臂伸直,用另一只手把它往身体方向拉,感受肩部的拉伸;腰部拉伸就站着弯腰,双手尽量去触摸地面;腿部拉伸可以站着,把一只脚向后抬起,用手握住脚踝,轻轻向上拉。每个部位拉伸2-4次。
拉伸运动能放松肌肉,缓解身体疲劳,改善身体柔韧性。研究发现,经常做拉伸运动的高血压患者,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会减轻,身体灵活性增强,对日常活动和运动的适应能力也提高了,这都有利于稳定控制血压。
还有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的时候,全身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血管也跟着放松,能促进血压下降。而且练太极拳需要用意念引导动作,思想高度集中,心境保持宁静,这样能消除精神紧张因素对身体的刺激,对稳定血压很有帮助。不管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的高血压患者,都能从练太极拳中受益。建议每天练1-2次,每次30-60分钟。
有研究跟踪了一组长期练太极拳的高血压患者,发现他们练半年后,血压平均值下降了8-12mmHg左右,身体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不少。
运动时的贴心小窍门
再给大家分享一些运动时的小窍门吧。运动的时候,要穿吸汗性好的棉质衣服,这样能及时把汗水吸干,保持身体干爽,就不容易着凉了。还要穿上舒适的运动鞋袜,鞋子得有良好的支撑性和缓冲性,能减轻运动时对脚部和膝盖的压力;袜子要柔软、透气,防止脚部被磨伤。运动前可以准备条毛巾,方便擦汗;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喝点低糖、低盐的饮品,吃点水果,帮助身体恢复能量。
高血压患者运动真的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剧烈运动、憋气动作、体位突变运动、极限耐力运动这些错误的运动方式,都可能给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甚至引发心梗这样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运动方法,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注意运动前的准备、运动中的强度控制和身体反应,还有运动后的恢复,高血压患者也能通过运动让身体越来越好。
所以啊,我想呼吁每一位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健康。打算开始运动之前,先去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而且运动对血压的改善效果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的,需要长期坚持。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科学的运动方式为健康保驾护航,远离心梗等疾病的困扰,重新拥抱充满活力的生活。
参考资料:
【1】《高血压(药管局)》;
【2】《【健康科普】高血压病人应如何运动?》;
【3】《高血压患者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4】《高血压的运动禁忌》;
【5】《高血压对运动又爱又恨?其实做好这6点,你会体会到它的好》;
【6】《高血压患者运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有哪些》;
【7】《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
【8】《高血压人群运动要注意哪些事?》;
【9】《高血压的禁忌运动》;
【10】《高血压不适宜的运动》;
【11】《高血压患者照样能锻炼,掌握这4种运动方式,还能调节血压》;
【12】《高血压的锻炼注意事项》。
相关知识
20年,47岁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跑步降血压,一年后身体如何了
高血压游泳锻炼身体好吗(有高血压游泳要注意什么)
高血压患者游泳需小心
高血压患者怎样锻炼身体
高血压患者,除了用药,这5个运动坚持做,也有降血压的效果
游泳降血压
高血压可以游泳吗?
高血压病患者如何游泳锻练?
高血压能游泳吗
冬泳可以治疗高血压吗 高血压患者能冬泳吗
网址: 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游泳降血压,一年后身体怎么样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7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