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生活丨中小学生身高健康管理那些事

健康生活丨中小学生身高健康管理那些事

六月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身高问题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大学毕业生们也会因为企业对应聘者有明确的身高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身高变成了部分学生求学、就业的阻碍。

为了减少因身高不足而造成的遗憾,有什么好的建议?

影响一个人身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遗传因素占60%-70%。当然除了遗传因素和疾病因素外,生活中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环境因素也是影响长高的重要原因,如父母身高均不理想但希望孩子能达到理想身高,那么必须注意这30%-40%的非遗传因素。

有哪些因素和孩子的身高有关呢?

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关键因素,遗传、母亲情况、营养、疾病、运动、睡眠、心情等都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正常发育的儿童,通过后天营养指导、睡眠指导、运动指导、心情指导、疾病预防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改善身高。

如果因内分泌异常等疾病所导致的身高落后,通过日常生活的干预是不太可能帮助身高达到正常值的。

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大致计算出孩子将来的遗传身高?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50厘米左右,小于47厘米则提示有宫内生长迟缓;生后到一岁身高增长25厘米,1岁--2岁身高增长12-13厘米,2岁--3岁身高增长10厘米左右,3岁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度为每年平均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7-9厘米,持续2-3年。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如何来计算孩子从父母处遗传到的身高:

男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7cm

女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6cm

父母都不高,孩子将来是不是也长不高?

遗传是一个异常精密的过程,由遗传决定的60%-70%部分不容易改变;然而造物主给了我们30%-40%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就是通常说的环境因素影响身高,后天的身高是可以干预的。

建议家长首先养成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的好习惯,至少每3个月给孩子定点、定时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速率。同时还建议家长每年带孩子测一次骨龄。

骨龄是什么,怎么通过骨龄来测算身高?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骨龄决定了孩子的生长空间和潜力, 骨龄代表发育年龄,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比实际年龄更能反映人体骨骼的成熟度,是评估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一般情况下和年龄相差在1年以内,但是在疾病的影响下可以严重落后或提前。

根据X线的特定图像确定,按骨龄发育速度可分为:

骨龄-实际年龄 在-1~+1岁之间:骨龄正常;

骨龄-实际年龄 ≥ 1岁(早长):骨龄提前;

骨龄-实际年龄≤ -1岁(晚长):骨龄落后。

骨龄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人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身高增长空间,骨龄一旦成熟身高也就失去了线性增长的机会,因此骨龄是临床诊疗矮身材必须要做的检查项目之一。

孩子目前身高不高,家里老人常说“二十三窜一窜”,这句话有道理吗?

老观念认为孩子有早长和晚长之分,所谓“二十三窜一窜”,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所谓的 “晚长”医学上是指青春期发育延迟,这样的孩子青春期前身高正常或略偏矮,只是到了青春期其他同龄人身高陡增而自己青春期延迟,才会显得身材矮小。

如果孩子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且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则可能为晚长或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但如果骨龄与孩子年龄相匹配,则提示孩子不属于“晚长”。考虑到现在经济水平与一二十年前的巨大差距,父母的身高不一定代表了准确的遗传水平,如果孩子身高落后较大,是否晚长应由专业医生作出判断,切不可只是等待。

怎样把握住孩子在骨龄小的时候长个呢?

身材矮小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另一方面,如果确实是确诊孩子已经是矮小儿童了,就需要做彻底的检查,明确诊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孩子身材矮小。矮小儿童的治疗费用跟体重成正比,孩子的体重越重用药剂量就越大,治疗费用就越高,3-12岁是治疗窗口期。比如一个体重15公斤的矮小儿童确诊后需要药物治疗,治疗一年花费2万元左右,一个40公斤的孩子一年则要花费约6万元,而且效果不如前者好。

国内矮小儿童接受治疗一般比较晚,70%的年龄段在10-13岁,而国外矮小患儿的治疗一般在3岁开始。

除了药物干预儿童身高之外,在其他生活方面还有什么建议?

生活上,睡眠、饮食、运动和心理也是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因素,建议学龄期的孩子不晚于22:00睡觉并睡足8-9小时以上。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和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少吃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弹跳类运动能有效帮助孩子长高,可让孩子每天用20-30分钟的时间进行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体育运动。同时,心理上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不要习惯在饭前和睡前批评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生长异常病急乱投医,或轻信广告,或盲目等待,这可能耽误了孩子的最佳干预时机,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遗憾。而应该第一时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专科门诊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指导专家: 段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生活小贴士丨体育健康篇
每日博士C3益生菌丨助力身材管理,打造健康生活新方式
点赞!这件事关全旗中小学生健康的“大事”
小学管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中小学生健康生活故事征文.doc
健康360丨减盐控盐 健康生活
高中生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管理.pptx
七个科学养生小技巧让你提高身体健康渴望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
小秘诀丨健康科学管理体重
中小学生生活健康作文

网址: 健康生活丨中小学生身高健康管理那些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92540.html

所属分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