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身高,中国家长普遍都抱有很大期望,例如希望男孩长到1米75以上、女孩长到1米65以上。但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的家长不懂身高管理,导致超过一半的孩子达不到父母的遗传身高。那很多家长就疑惑了,身高管理怎么做?现在生活条件改善,孩子长不高的“罪”应该怪在谁身上?
目前身材矮小的孩子分为两种,一种是骨骺线已经闭合,但才意识到自己偏矮;另一种是骨骺线还没闭合,但是生长速度低于同龄人。在这里给大家强调一下:骨骺线闭合,任何办法都没法再长高了!因此,在孩子长高的过程中,家长及时做好身高管理更重要。
身高管理1: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人体长高离不开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是呈“脉冲性”分泌,夜间分泌多,白天分泌少。孩子晚上睡好了,生长激素分泌多,个儿也就自然能多长点。晚睡或者睡眠不足的孩子是长不高的。
身高管理2:改善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孩子要想长高,必须要保证充足而均衡的营养。如果孩子挑食、偏食和厌食,就会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或不均衡。孩子营养基础不打牢,长高就缺乏动力。
身高管理3:每天适量运动
现在学习压力和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让孩子不愿意出门,减少了必要的运动时间。而室外运动能促进身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促进长个。同时活动时孩子心情放松,会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帮助孩子长个,所以懒惰不爱运动的孩子长不高。
身高管理4:保持心情舒畅
研究表明,压力大、长期抑郁等都会影响孩子长个儿。由于作业多、周末又参加各种培训班,加上有的孩子家庭不和睦、不健全,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很容易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孩子长不高。
身高管理5:及时关注性早熟情况
早发育不代表着孩子比其他正常发育的孩子更具生长潜力,早发育的孩子就像一辆还没加满油,就抢先冲出起跑线的车,刚开始遥遥领先,但最终会因为动力不足中途抛锚,而被其他车辆追赶。研究数据表明,孩子早发育一年,身高至少损失7cm。
身高管理6:避免进补过量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个子矮或者想要孩子长更高,会选择给孩子吃一些保健品,孩子的身高可能会在激素的参与下出现短期的增长,但这些产品大多也会促进骨骺线闭合,加速骨骼钙化,最终导致孩子成年后身高低于同龄人。
面对现在强劲的竞争压力,身高在一个人的发展中优势地位也更加凸显。现在仍然有不少家长还抱着以后会长高的心态,但是真的等骨骺线闭合,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趁着孩子年龄小,做好身高管理,讲究科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身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