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最主要的内涵,是人们在某一创造行为的驱策下所涌现的、追求新事物的创造动机,是人们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大学生应积极树立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并逐渐形成创新性的思维习惯。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可以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贡献时,才能真正激发他们追求新事物的动机,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二、增强创新知识
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越高,结构越合理,其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大学生在增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有意识了解一些前沿性的、难度较大的专业知识,了解一些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使自己拥有较广泛的知识面和广阔的思考空间,产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灵感火花。要克服盲从、被动的学习心理。缺乏独立意识、独立判断能力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创新的。因此大学生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要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盲目附和、人云亦云;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开拓视野、发散思维。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积累和升华,才可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三、拓宽思路,树立创造思维模式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大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拓宽思路。开放型、发散型、复合型知识结构才是当代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对书本之外的其他思路持开放态度。创新的实现可以是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如前所说大学是学生时代的一次解放天性、追求灵感的过程,通过解放惯性思维而出现的思想上的活跃和创新点的获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思维的局限性往往是造成一种固定思路或行为模式的重要原因,它会妨碍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树立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就意味着必须跳出传统框架,克服思维定势,在分析问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应该具备勇敢、顽强、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创新精神品质。同时大学生还应具备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敢于冒险的勇气,这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必备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因为创新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大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还要敢于冒险和挑战权威,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只有通过这些新的创新成果才能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作为大学生应自觉加强培养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尤其是加强逆境商数(AQ)的培养和自我意识的提高,把这种要求落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去,并努力提高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性人才的最基本的特征和要求之一。
总之大学生在思想上应认识到培养自身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并把它贯彻到学习生活的始终;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个人发展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爆款制造机#
相关知识
教育文章打卡55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形成健康成熟人格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大学生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精选10篇)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素质
当代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与发展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研究
网址: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9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