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玉米是再常见不过的谷物了,街头巷尾的烤玉米香气扑鼻,超市里的玉米制品琳琅满目。它不仅是餐桌上备受欢迎的主食,更是蕴含着丰富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的养生食材。无论是直接蒸煮品尝那份原汁原味的香甜,还是与其他食材巧妙搭配,制作出花样繁多的美食,玉米都能轻松驾驭。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玉米的四大益处、四大禁忌,以及四款别具风味的玉米养生美食。
一、玉米的四大益处
(一)健脾益胃,脾胃的贴心“调养师”
中医理论一直强调,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就像一台精密的“营养加工厂”,负责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再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虽说古代名医典籍中对玉米的记载不算多,但在民间,早就有食用玉米来调养脾胃的传统习俗。
玉米味甘,性质平和,有着出色的健脾益胃功效。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就像是肠道里的“小卫士”,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脾胃更好地消化食物,提升脾胃的运化能力。
对于那些长期饮食不规律,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脾胃虚弱症状的人来说,适当食用玉米,就好比给脾胃请来了一位贴心的“调养师”,能够有效改善这些不适状况。比如,小李是个工作忙碌的上班族,经常点外卖,饮食毫无规律可言,总是被腹胀和消化不良的问题困扰。后来他尝试每天吃一根玉米,坚持一段时间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消化功能逐渐变好,腹胀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
(二)利水渗湿,身体的“排水专家”
水液代谢在维持人体健康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水湿代谢出现问题,身体就容易变得困重,还可能引发水肿等麻烦。而玉米在利水渗湿方面表现十分出色。玉米须,作为玉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医领域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玉米须中含有黄酮类、皂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就像一个个“排水小能手”,能够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帮助身体顺利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湿气,从而达到利水渗湿的效果。就拿小王来说,他每到夏天,下肢就容易出现水肿,行动都不太方便。后来他听从医生的建议,坚持用玉米须煮水喝,一段时间后,水肿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
(三)降血脂,血管的“清道夫”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盛,高血脂问题也逐渐成为了许多人健康的一大隐患。而玉米在降血脂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堪称血管的“清道夫”。玉米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相当可观。亚油酸能够与玉米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战,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进而起到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玉米中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内胆固醇的排泄,进一步助力降低血脂水平。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表明,经常食用玉米的人群,他们的血脂水平相对较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降低。
(四)护眼明目,眼睛的“守护天使”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玉米对眼睛的保护作用不容小觑。玉米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两种物质都是强大的抗氧化剂,就像给眼睛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过滤掉对眼睛有害的蓝光,减少自由基对眼睛的损伤,有效预防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
对于长期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人群来说,适当食用玉米,能够有效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比如,小张是一名文案策划,每天都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工作,眼睛经常感到干涩、疲劳,视力也有所下降。自从他养成了每天吃玉米的习惯后,眼睛疲劳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看东西也更清晰了。
二、玉米的四大禁忌
(一)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慎食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膳食纤维是促进肠道蠕动的好帮手。但对于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等患者而言,过多食用玉米可能会让病情雪上加霜。
这是因为膳食纤维质地相对粗糙,在胃肠道中会刺激黏膜,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加重。所以,这类患者在食用玉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食用量,或者将玉米加工成玉米糊等更容易消化的形式。比如,患有胃溃疡的赵大爷,有一次吃了较多的玉米,结果胃痛难忍,还出现了腹泻的情况。从那以后,他就格外注意控制玉米的摄入量,并且会把玉米打成糊再吃。
(二)低血糖患者少食
玉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进入人体后会逐渐被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对于低血糖患者来说,适量食用玉米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但如果食用过量,就可能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随后又快速下降,引发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因此,低血糖患者在食用玉米时,务必注意控制量,同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坚果等,这样能够减缓血糖的上升和下降速度,让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三)对玉米过敏者禁食
虽然对玉米过敏的情况相对比较少见,但确实仍有部分人会对玉米产生过敏反应。玉米中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成为过敏原,一旦进入过敏者体内,就会引发一系列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等。如果已经知道自己对玉米过敏,就一定要严格避免食用玉米以及任何含有玉米成分的食物。
要是不确定自己是否对玉米过敏,在首次食用玉米时,一定要先少量尝试,仔细观察身体是否出现不适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尽快就医。比如,小刘第一次吃玉米后,身上就出现了大片皮疹,还伴有瘙痒,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对玉米过敏。
(四)老人和儿童食用需注意
老人和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成年人来说较为薄弱,玉米中的膳食纤维不太容易消化。老人可能因为牙齿不好,咀嚼不充分,导致消化不良;儿童则可能由于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容易将玉米粒误吸入气管,造成危险。
所以,老人在食用玉米时,要充分咀嚼,细嚼慢咽,也可以选择将玉米打成玉米汁;儿童食用玉米时,家长一定要在旁边看护,或者将玉米加工成玉米泥、玉米糊等更适合儿童食用的形式。比如,张奶奶牙齿不好,吃玉米时总是嚼不烂,结果消化不良,肚子胀了好几天。而小朋友明明有一次吃玉米时不小心呛到了,幸好家长及时处理,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三、四种玉米美食
(一)玉米排骨汤
- 材料:玉米1根,排骨300克,姜片、葱段、料酒、盐适量。
- 做法:首先将玉米仔细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段;排骨也洗净后放入锅中焯水,这样可以去除血水和杂质,减少腥味。接着把排骨、玉米段、姜片、葱段以及适量料酒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将水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炖煮1 - 2小时,直到排骨和玉米都变得熟烂,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一锅美味又营养的玉米排骨汤就大功告成了。此汤具有滋阴润燥、健脾益胃的功效,非常适合一家人共享。
(二)玉米烙
- 材料:甜玉米1根,鸡蛋1个,玉米淀粉适量,白糖适量。
- 做法:把玉米洗净后,将玉米粒小心地剥下来,放入锅中煮熟,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在玉米粒中打入一个鸡蛋,加入适量的玉米淀粉和白糖,充分搅拌均匀,让每一颗玉米粒都裹上一层薄薄的“外衣”。锅中倒入少许油,将搅拌好的玉米粒均匀地平铺在锅中,用小火慢慢煎至两面金黄,最后盛出切成小块,香甜酥脆的玉米烙就可以上桌啦,这可是一道深受大家喜爱的美味甜品。
(三)玉米蔬菜沙拉
- 材料:玉米1根,生菜、黄瓜、番茄、紫甘蓝、沙拉酱适量。
- 做法:先将玉米煮熟,然后剥下玉米粒备用。把生菜、黄瓜、番茄、紫甘蓝分别洗净,生菜撕成小片,黄瓜和番茄切成小块,紫甘蓝切丝。将所有准备好的食材放入一个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沙拉酱,搅拌均匀,一份清爽可口、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玉米蔬菜沙拉就完成了,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夏天食用。
(四)玉米粥
- 材料:玉米1根,大米100克,适量清水。
- 做法:把玉米洗净,将玉米粒剥下;大米淘洗干净。将玉米粒和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煮,煮至粥变得熟烂即可。玉米粥具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作用,是早餐或晚餐的不错选择。
四、玉米排骨汤的烹饪技巧
(一)食材处理
挑选玉米时,要选择那些新鲜、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这样的玉米不仅口感香甜,营养也更加丰富。排骨则要挑选肉质鲜嫩、纹理清晰、无异味的,洗净后焯水时,可以加入几片姜片和适量料酒,这样能够更好地去腥。
(二)火候控制
先用大火将水烧开,这样可以让食材快速受热,使排骨和玉米的营养成分更快地释放到汤中。烧开后转小火慢炖,小火能够使汤受热均匀,让排骨和玉米的味道充分融合,同时也能让汤变得更加浓郁鲜美。慢炖的时间一般在1 - 2小时,但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排骨和玉米的软烂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喜欢更软烂的口感,可以适当延长炖煮时间。
(三)调味技巧
盐一定要在汤炖好后再加入,这是因为过早加盐会使排骨中的蛋白质凝固,阻碍营养成分的释放,同时也会让汤的口感变差。加入盐后,要用勺子轻轻搅拌均匀,根据个人口味适量调整盐的用量,喜欢清淡口味的可以少放一点盐,喜欢味道浓郁的则可以适当多放一点。
(四)注意事项
在煮玉米排骨汤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频繁打开锅盖,因为频繁开盖会使热量散失,影响炖煮效果,延长炖煮时间。另外,汤炖好后,最好用勺子将表面的浮油撇去,这样可以使汤更加清爽,也更健康,尤其适合那些不喜欢油腻食物或者需要控制油脂摄入的人群。
玉米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拥有独特的养生价值。但在享受玉米带来的美味和健康时,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其益处和禁忌,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食用。通过制作各种美味的玉米美食,我们可以在满足味蕾的同时,收获健康,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你平时最喜欢吃哪种玉米美食呢?不妨也动手试试这些做法吧!
#圈住你的健康年#
相关知识
黄芩:有清热燥湿等四大益处,但也有脾胃虚寒等四大禁忌,要注意
大枣:各种吃法,四大益处,但个体差异,痰湿偏盛等四大禁忌注意
山楂:有消食化积等四大益处,但要注意,胃酸过多等四大禁忌
黑米:四大益处,低糖还是高糖,糖分大不大,四大禁忌要注意
玉米:有润肠通便等四大好处,也有四大禁忌,这样吃才健康
薏米:四大益处,是凉性还是温性,四大禁忌需注意,厨具用哪种
冬瓜:四大益处,酸性还是碱性,泻性食物,四大禁忌要注意
白萝卜:四大益处,凉性还是热性,四大禁忌要注意
糖尿病能喝玉米糁吗,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糖尿病十大饮食禁忌)
竹笋:盛夏消暑美食享益处,怎么做才好吃,四大禁忌要注意
网址: 玉米:有利水渗湿等四大益处,但要注意,低血糖少食等四大禁忌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0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