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肌酐不高=肾脏健康?解码肾功能损伤的早期预警

肌酐不高=肾脏健康?解码肾功能损伤的早期预警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在中医理论中,肾脏被认为是“先天之本”。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主要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脏像“滤网”一样能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并将其排出体外,从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清洁和稳定。肾脏还能通过排泄或吸收碳酸氢盐等物质来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确保身体内的PH值处于正常范围。我们有两个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肾脏损伤50%,您大概率感受不到不适,它可能是全身最能“忍”的器官。许多患者是由于发现眼睑或下肢水肿、尿液泡沫增多、体检查出蛋白尿、糖尿病、高血压、肿瘤治疗等情况下检查肾功能,才知道肾功能已受损。

肾功能血液检测中,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血肌酐检测,血肌酐的参考区间根据年龄和性别有所不同。但是当您的报告单显示血肌酐检测值正常时,并不代表您没有肾功能损伤。血肌酐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往往直到肾小球滤过能力出现中度到重度降低,血肌酐才会升高,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血肌酐浓度与正常人体水平的差异不大,不易鉴别。

所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及时准确诊断肾脏早期损伤,对延缓患者肾脏损伤进程和临床治疗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哪些实验室指标预警肾功能早期损伤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个血液指标和7个尿液指标吧。图1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尿液生化报告,他的血肌酐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但尿液生化指标提示肾功能有早期受损。

图1 尿液生化报告

1. 血胱抑素C

胱抑素C是一种由人体细胞“随手丢进血液”的小分子蛋白质,全身所有细胞都会稳定生产它,它能准确反映肾脏这个“滤网”是否漏了、堵了,或者效率变低了。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时,胱抑素C在血液中堆积、浓度升高。比如老年人肌肉含量较少,血肌酐“正常”,但胱抑素C含量“升高”,提示肾功能损伤。胱抑素C可作为糖尿病肾病肾脏滤过功能早期损伤评价的良好指标。但胱抑素C的浓度也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甲亢患者会升高、甲减患者会降低、重度吸烟者会升高、某些肿瘤会分泌胱抑素C。所以,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尿白蛋白

白蛋白是血液中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肾脏会牢牢拦住白蛋白,几乎不让它漏到尿液中,一旦尿液中出现超量的白蛋白,往往意味着肾脏的“滤网”出现了细微破损—这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关键信号。肾脏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常无症状,但尿白蛋白却能“通风报信”。约1/3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成肾病,尿白蛋白是最早期的预警标志,被称为“动脉之窗”。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尿白蛋白升高显著提示血管已“不堪重负”。目前最常用的是随机尿检测尿白蛋白排泄,对于单次尿液标本使用尿肌酐进行校正,以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来反映白蛋白排泄情况。推荐使用晨尿测量ACR,剧烈运动后尿中白蛋白排量可增加,故标本采集应在清晨、安静状态下为宜,女性避免在经期进行测定。一次尿白蛋白排泄量增高,可能并无临床意义,连续观察2~3次增高均超过参考区间才有意义。ACR在30-299mg/g之间属于“微量白蛋白尿”,是白蛋白尿的可逆阶段,通过治疗等手段可使尿白蛋白转为正常。

3. 尿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的分子量与白蛋白接近,健康肾脏的滤过膜会严格阻挡它进入尿液,所以当尿中检测到转铁蛋白时,往往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所以尿转铁蛋白也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指标。有研究显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转铁蛋白的升高甚至早于白蛋白,是更敏感的预警指标。

4. 尿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它就像血液中的“代谢快递”,被肾脏的肾小球过滤后,几乎全被近端肾小管(肾脏的“回收站”)重新吸收,因此一旦尿中β2-微球蛋白升高,往往提示肾小管受损或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肿瘤患者产生过多β2-微球蛋白。尿与血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可鉴别是肾小管损伤还是肿瘤导致体内过度产生。尿β2-微球蛋白可早期预警铅、汞等重金属,或长期使用某些止痛药或化疗药物等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5. 尿α1-微球蛋白

α1-微球蛋白与β2-微球蛋白一样是小分子蛋白质,反映早期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指标,而且不受恶性肿瘤的影响。血α1-微球蛋白升高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所以当血和尿α1-微球蛋白均升高时,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受损。

6.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与α1-微球蛋白一样是小分子蛋白质,反映早期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指标。血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所以当血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均升高,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受损。

7.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是一种溶酶体酶,早期反映肾小管实质细胞损伤的指标。其升高主要见于药物或重金属、肾移植排斥反应等引起的肾小管损伤。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不仅会损害肾小球,还会引起肾小管病变,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也会升高。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即“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指数”,以尿肌酐校正浓度,避免尿液稀释或浓缩的影响,与ACR“异曲同工”。

8.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主要反映急性肾小管损伤,在肾损伤后2-4小时即可升高,早于血肌酐(通常需24-48小时出现异常),尤其适用于心脏手术、败血症等高风险场景的肾损伤早期预警。它像“急救信号弹”一样,在数小时内发出早期警报,帮助医生抢占治疗先机。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早期肾功能受损时,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也会升高。

在图1所示的尿液生化报告单中还有一个指标:尿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G的分子量大于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所以尿中免疫球蛋白G升高提示患者肾小球滤过膜损伤严重。肾小球轻度病变,尿白蛋白和尿转铁蛋白增高,当肾小球进一步受损时,尿免疫球蛋白增高,尿中出现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提示病变向慢性发展。

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长期使用药物等肾脏损伤高危患者,除了检测血液常规肾功能外,还可以定期监测1个早期反映肾小球损伤的血液指标(胱抑素C)和7个反映肾小球及肾小管早期损伤的尿液指标,相当于为肾脏安装了一个“实时监测仪”。特别推荐尿液指标,无创方便。留取尿液时,注意规避剧烈运动、发热、尿路感染或女性经期等影响因素。请记住:肾脏的损伤可能悄声无息,但科学的眼睛,从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异常。

相关知识

5大肾损伤常用药,可能升高血肌酐,肾病朋友们别滥用!
肾脏健康:除了肌酐和尿蛋白,哪些关键指标决定你的肾脏健康?
肾功能不全肌酐高能吃什么食物
张启航:肾功能检查的“好朋友”:肌酐与尿素氮的意义
肾科常见误区——肌酐在正常范围=肾脏正常
肾脏损伤后能恢复吗?血肌酐,尿酸高
世界肾脏日:出现下列信号,预示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
肾动脉狭窄——高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隐匿杀手
高血压肾损害的症状
过度摄入或致肾脏受损 健身人群警惕被蛋白粉“误伤”

网址: 肌酐不高=肾脏健康?解码肾功能损伤的早期预警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1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