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走不动路、提不动东西是正常现象?”很多人会这样认为,但其实,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个“隐形杀手”——肌少症。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有明显症状,却会悄悄偷走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让日常活动变得困难,甚至增加跌倒、患病的风险。尤其是65岁以后,肌肉流失会加速,不少老年人因此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今天,我院全科医学科专家就来教大家如何早发现、早应对肌少症。
一、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又称骨骼肌减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进行性下降的老年综合征。它主要表现为肌肉量减少、肌力减弱和躯体功能下降。
二、肌少症的分类
肌少症分为原发性(主要与年龄相关)和继发性(与疾病、营养缺乏、活动减少等因素相关)。通常从30岁开始,肌肉质量以每年0.1% - 0.5%的速度下降,65岁后加速。肌少症进展隐匿、渐行加重,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老年疾病。
三、哪些人容易患上肌少症
65岁以上(患病率10%-30%)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50%)要警惕;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肾病等慢性病,以及营养不良、久坐不动、长期卧床的人群要留意。此外,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骤降,肌肉流失速度比男性快30%,需特别关注是否有患肌少症。
四、肌少症有哪些危害
1.活动能力受限: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行走缓慢、上下楼梯困难,甚至无法从椅子上独立站起,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2.跌倒与骨折风险增加:肌肉流失导致骨骼失去保护,骨质疏松、跌倒以及骨折的风险都会显著增加。
3.代谢紊乱:肌肉减少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发生,还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影响整体健康。
4.免疫功能受损:肌少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容易受损,从而增加了感染风险,感染后恢复也需要更长时间。
五、如何早期发现肌少症
1.自我观察:注意是否有行走缓慢、上下楼梯困难、起身费力、反复跌倒等情况。
2.小腿围测量:测量小腿最粗处,一般情况下,男性小腿围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提示肌肉流失。
3.其他测试:如握力测试,可初步判断肌力是否下降;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双能X线吸收法(DXA)等,用于评估肌肉量。
如何预防和改善肌少症
(一)合理饮食
1.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建议每餐摄入20 - 30克蛋白质。
2.补充维生素D和钙: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3.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避免营养不良。
(二)规律运动
1.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
2.抗阻训练:如举重、弹力带练习、靠墙静蹲,建议每周至少2次。
3.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预防跌倒。
4.充足日照:每天15 - 30分钟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合成。
5.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卧床或久坐。
需要注意的是,肌少症患者骨质疏松、跌倒和骨折的风险较高,运动时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避免过度负荷,以免造成损伤。
专家提醒,肌少症虽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延缓其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2.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4): 373-384.
3.Cruz-Jentoft, A. J., Bahat, G., Bauer, J., Boirie, Y., Bruyère, O., Cederholm, T., ... & Writing Group for 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2 (EWGSOP2). (2019). Sarcopenia: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Age and Ageing, 48(1), 16-31.
科室 全科医学科
撰稿 张秋华 赵向
一审 王艳卿
二审 舒庆霞
三审 舒远猛
相关知识
【健康科普】警惕“静悄悄地流失”—老年肌少症知多少
警惕!久坐不动可能正在悄悄改变你的身体
突然消瘦10斤要警惕!六种病可能悄悄来袭
警惕!这5种最差早餐搭配,正在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肌”不可失!别让肌少症悄悄偷走你的健康,这些知识一定要知道
人体肌肉真的会“溶解”吗?别让不合理的运动方式悄悄伤害你→
【健康科普】“老来瘦”需警惕“肌少症”
千金难买老来瘦?——警惕肌少症
警惕!这些药物可能会悄悄“废”掉你的性功能
唯康:身体“累时代”,亚健康正悄悄摧毁着这代年轻人
网址: 【健康科普】警惕!老年人肌肉悄悄“缩水”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1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