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家卫健委发布2025年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监测指标

国家卫健委发布2025年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监测指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监测指标(2025年版)》,通过35项细化指标全面强化医疗机构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该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以数据化管理为抓手,推动医疗质量安全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

新版指标覆盖诊疗全流程,涵盖患者入院管理、手术规范、会诊效率、危急值处理、临床用血等核心领域。例如:

患者入院48小时内转科比例:要求评估首诊科室对病情判断的充分性,减少因误诊或漏诊导致的转科延误。急会诊及时到位率:规定急会诊请求发出后需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确保危重症患者获得及时救治。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要求高风险手术必须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此外,针对手术分级管理、抗菌药物使用、死亡病例讨论等环节,指标均提出量化要求。如“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会诊率”要求严格遵循会诊程序,杜绝滥用;“死亡病例讨论5日完成率”强调对不良事件的及时复盘,推动经验总结与改进。

文件明确要求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测指标落实情况,并定期上报分析结果。例如:

危急值报告时间中位数:通过统计危急值从发出到处置的时间,优化危急值传递流程。新技术新项目留存转化率:评估医疗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避免盲目引进导致资源浪费。手术医师与麻醉师时间重合率:反映手术团队协作效率,防范因人员冲突引发的安全隐患。

文件强调,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需将指标纳入医院评审、绩效考核体系,对未达标机构限期整改。医疗机构需建立内部质控机制,如通过“双聘师资”共享资源、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等措施,确保核心制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025年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监测指标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医疗质量管理迈入新阶段。未来,随着数据监测与制度执行的深度融合,医疗安全将更加精准可控,患者权益保障也将得到更坚实支撑。各级医疗机构需以此为契机,以“指标”促“行动”,共同推动医疗质量迈上新台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2025年版监测指标发布-健康报网——健康门户
2025医疗质量监测指标全解析
国家卫生健康委:5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发布!
国家卫健委发布医疗质量控制新指标,推动医疗服务标准化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附解读
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公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全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监测管理标准》
国家卫健委病案质控(2021年版)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整形美容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 年版)
《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解读

网址: 国家卫健委发布2025年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监测指标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2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