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宿便可达数公斤”、“清宿便排毒”等说法,不过有肠胃科医生指,宿便在医学上其实不存在,他更拆解3大排便迷思,更列出了5招正确的排毒建议。
清宿便可变瘦变靓? 医生破解3大排便迷思
肠胃科医生郑泓志近日在个人Facebook专页分享,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清宿便”的说法,不少人都以为宿便是体内排不走的毒素,只要清光宿便就能变美变瘦。 他解释,宿便这一词在医学上其实不存在,并一一拆解以下有关宿便的迷思:
宿便迷思 | 1. 体内毒素,要靠清宿便去清走?
正确原因:人体本身就有完善的解毒与代谢系统,不需额外清宿便/清肠
人体每日摄取的食物,会经过胃、小肠、大肠,约24-48小时会完成消化吸收与排出。 肠道会透过规律的蠕动,把粪便逐步推进,最后自然排出。 肠道内的粪便,本来就有一部分是“正在等待排出”,属正常生理现象。
人体的排毒工作,其实是由肝脏、肾脏、肺脏与皮肤共同完成,只要肝肾功能正常,身体每日都有自然代谢废物。
宿便迷思 | 2. 宿便会让你变胖、皮肤变差,只要清宿便就能变瘦变美?
正确原因:肠道功能失衡才是变胖、皮肤变差的根本关键
变胖、皮肤变差并不是因为体内堆积了多年未排出的陈年宿便。 排便不顺、腹胀、肤况不佳或小腹凸出的状况,真正的原因有以下3点:
肠道蠕动变慢
膳食纤维与水分摄取不足
腹部脂肪堆积或姿势不良
减重的本质是平衡热量摄取与消耗,意即吃进去的能量要小于身体消耗的能量。 郑医生解释,清肠或排便顶多只会让体重短暂减轻一点、减走体内水分与粪便,但对体脂没有实质影响。
宿便迷思 | 3. 每日没排便,代表有宿便卡住?
正确原因:每个人排便频率不同,只要规律、无不适就正常
医生会根据排便是否规律、有无不适症状来评估肠道健康,而不是单纯看排便次,有人1日1次,有人2、3日1次,只要大便质地正常、不需费力、不胀气,都是健康的范围。
医生推荐5招正确瘦身/排毒/瘦肚腩
郑医生更提出了真正能让大家“排毒、变美、变瘦、消小腹”的5个生活习惯:
排毒瘦身 | 1. 每日食菜
建议每日摄取2个拳头的蔬菜量,少吃加工与精致糖,减少肠道负担。
排毒瘦身 | 2. 每日饮水
每日喝1.5L至2L以上的水,建议分段喝水,不要等口渴才补水。
排毒瘦身 | 3. 每日运动
每日运动至少30分钟,让肠道动起来,肠道就像肌肉,需要活动才有蠕动力。
排毒瘦身 | 4. 每日睡够
维持每日7小时以上睡眠,因为睡眠不足与长期压力会影响荷尔蒙与肠胃蠕动。
排毒瘦身 | 5. 补充益生菌
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建议选择有明确菌种标示的产品。
郑医生想提醒大家,如果长期排便不顺,最好寻求专业医生协助,千万不要过度依赖酵素、泻药去排便,以免让肠道功能变差、不慎忽略已经存在的肠胃疾病。
大便少于几次算便秘?
卫生署资料显示,便秘通常指排便习惯出现改变,包括排便变得不频繁,每周少于3次,粪便太硬,粪便太小,以及很难排便。 便秘成因包括:
·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饮水不足或食物中缺乏纤维质
·一些药物的副作用
·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的疾病,如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大多数便秘问题都不用看医生,但出现以下的情况,须立即求医:
·便秘情况近期才出现
·便秘情况严重,或出现痛楚
·便秘持续3周或以上
·大便有血,无论在坐厕中或卫生纸上发现
要预防便秘,卫生署建议:
·多吃高纤维质的食物,每天要吃3-4份 (6-8両) 或以上蔬菜、2至3份水果 (如橙、雪梨等) 。 可选用高纤维的谷物类食物,如麦包、麦皮、红米饭等。 如患有糖尿病,宜先咨询家庭医生或营养师。
·要有充足的流质,如开水、清汤、果汁。
·每天有适量的运动,可协助肠脏蠕动。
·作息定时,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可在早上起来先喝水以增加便意,或在早餐后上厕。
·如长者需用便盆、便椅等,须注意安全和私隐。
数据源 :肠胃科医生郑泓志、卫生署
相关知识
4类食物排毒清宿便 帮你减掉大肚腩
怎么清宿便排肠毒
伙拼 清净果排毒养颜清肠排毒排宿便清肠排毒排宿便
贝基清净果排毒养颜清肠排宿便
怎么清肠排宿便
早上清肠+排毒=通便秘、瘦身
怎么清肠排毒清宿便
力荐十大清肠排便食物
减肥瘦身贴排毒养颜,清楚宿便
吃什么清肠道排宿便
网址: 清宿便可变瘦变靓?医生破解3大排便迷思,推荐5招清肠排毒/瘦肚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2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