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都市风尚”

“都市风尚”

《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第10条

保护环境

节约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投放

释义:倡导简约适度、低碳环保、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爱护环境。自觉维护社区、单位等场所的卫生,爱护公共设施。不要在楼道等公共区域堆放杂物,及时清理外环境垃圾,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宠物粪便应随手带走扔到垃圾桶。减少生活垃圾产生,不随意丢弃、抛撒垃圾,积极实施垃圾分类。

环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公共资源是所有社区成员共同拥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每个人应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点滴行动中。

首先,要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水电,做到“随用随开,用完即关”。适度使用空调,夏季空调控温不得低于26ºC,冬季空调控温不得高于20ºC。减少不必要的资料打印,纸张正反面使用等。

其次,采用绿色出行。可采用“3510”出行模式,即3公里以内步行、5公里以内骑车、10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少开私家车。

第三,要爱护环境。自觉维护社区、单位等场所卫生,不在楼道等公共区域堆放杂物;及时清理外环境垃圾,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爱护公共交通、卫生等设施设备;减少生活垃圾产生。

此外,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公共资源。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1、学会区分四类生活垃圾。第一类厨余垃圾,主要是家庭、餐饮企业、农贸市场或食堂产生的食物残渣、加工废料等。这类垃圾容易腐烂,大多数瓜果皮核、腐肉碎骨属于此类。第二类可回收垃圾。指已经失去原有价值,但加工后可再利用的物品。常见的有废纸、塑料、金属、织物、电子废弃物等。第三类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废电池、废温度计、杀虫剂及包装物、过期药品及包装物等。第四种:其它垃圾,除厨余、可回收、有害以外难以辨识类别的那部分垃圾。常见的有塑料袋、食物包装袋、厕所垃圾、陶瓷碎片、烟蒂等等。

2、垃圾进行分类。在家中准备“两桶一袋”。其中一个桶放厨余垃圾,另一个桶放其它垃圾,环保袋装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家庭产生少,可直接放到一个小容器中封好直接投放到社区有害垃圾桶。

3、要正确投放垃圾。根据垃圾类型,将已经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厨余垃圾放进绿桶,可回收物蓝桶,有害垃圾红桶,其它垃圾灰桶。

部分素材源于: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 曹远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健康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原标题:《“都市风尚”|《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专家解析之保护环境》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都市风尚”
都市流行混搭风,健身短裤搭配运动卫衣,时尚潮流风尚!
上海推选市民健康生活新风尚
健康酒:酒水市场的新风尚
佳颐能量美容美体中心,引领都市健康新风尚!
25条“上海市民健康生活新风尚”今发布,你pick了吗?
解码广州:严璇引领城市文化新风尚
健心:都市健身新时尚
青岛市市北区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营造美德健康婚礼新风尚
不锈钢公共健身器:城市健康生活的新风尚

网址: “都市风尚”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