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我国超3亿人患心脑血管病?医生呼吁:4件事别懒,保护心血管

我国超3亿人患心脑血管病?医生呼吁:4件事别懒,保护心血管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健康杀手之一。根据统计,超过3亿人正与这种疾病作斗争,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受其影响。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威胁着生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习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

许多人忙碌的工作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渐渐忽视了心脏和血管的健康,直到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们措手不及。实际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医生提醒,生活中有四件事是每个人都不能懒的,它们看似简单,却能大大减少患病的风险。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更多的是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尤其是现代社会,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很多人每天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长期下去,心脏和血管会渐渐承受巨大的负担,最终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经过多年慢慢积累,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问题,几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温床”。

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血管壁会逐渐变厚、变硬,最终导致血液流通受阻,甚至出现血栓,进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许多人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健康,心脏和血管的健康似乎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其实,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不完全与年龄挂钩。

很多年轻人因为长时间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甚至开始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等问题,逐渐逼近心脑血管疾病的边缘。

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压力过大,常常感到焦虑和紧张,久而久之,心脏和血管都被“压垮”了。

研究显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以上。因此,即使是年轻人,也不能对心脑血管健康掉以轻心。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这些危险呢?有四个简单却至关重要的生活习惯,医生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哪怕做得不完美,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强得多。

这四个习惯看起来很基础,但很多人却都忽视了。其实,只要做到了这些,不仅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有助于全身健康的提升。

第一件事就是戒烟。吸烟对心脑血管的伤害是长期且深远的。许多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却往往忽视了它对心血管健康的直接威胁。

吸烟不仅会导致血管硬化,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增加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最终引发中风、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据研究数据表明,吸烟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两到三倍。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来说,吸烟简直是健康的“杀手”。

戒烟,不仅能改善心脏和血管的健康,减少疾病风险,还能改善呼吸、提高免疫力。事实上,戒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坚持,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第二件事就是控制体重。现代人普遍体重偏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吃的越来越好,但活动量却减少了,很多人都因此肥胖。

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腹部肥胖,更容易增加患病的风险

肥胖会使体内的脂肪堆积,导致血液流动受阻,增加血管的负担,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根据大量的研究数据,肥胖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50%以上。因此,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日常饮食要尽量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控制卡路里的摄入。

同时,增加适量的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既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能减少糖尿病、癌症等其他疾病的风险。

第三件事就是保持良好的作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熬夜加班,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对心脑血管造成极大的负担。

长期失眠或睡眠质量差,容易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问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比正常睡眠者高出两倍。

良好的作息时间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和血管的压力,帮助身体进行自我修复。

因此,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不仅能让心脏休息,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精神状态。

最后一件事就是适量运动。许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懒得动,选择坐着不动,这也是心脑血管病的一大诱因。

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减肥,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运动时,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有益物质”,促进血管的扩张,增加血液流动的速度,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长期坚持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地降低患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运动还能有效缓解压力,改善心情,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效果。

总的来说,保持一个规律的运动习惯,是保护心血管健康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

尽管现代医学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预防始终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要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逐步融入日常生活。

首先,可以从小处着手,逐步改善饮食习惯,设定每天定时运动的时间,避免一次性改变过多。

其次,保持健康习惯需要自我监控和坚持,可以借助健康APP记录饮食、运动和睡眠,设定提醒。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心态,逐步让这些健康行为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避免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形成可持续的健康习惯。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玫瑰][玫瑰]

参考资料

[1]李荣杰.心脑血管病流行现况及防治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3):1889-1890.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3.3亿
中国心脏健康日|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超3.3亿 “心陪伴”项目启动
世界心脏日|我国近4亿血脂异常患者很多不自知!心血管风险隐患大
《心血管健康》解读:超3亿国人患有心血管病,死亡占比接近一半
如何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80%的心脑血管疾病可预防,做好6件事保护血管!
“三高”共存会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成倍增加
3.3亿!心血管病科普任重道远
之前患脑血管事件和心血管事件的结果预测??PROGRESS试验
之前患脑血管事件和心血管事件的结果预测――PROGRESS试验

网址: 我国超3亿人患心脑血管病?医生呼吁:4件事别懒,保护心血管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