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患者例如消化道穿孔,肝脏,脾脏破裂,腹腔肿瘤等患者手术后常因麻醉、禁食,创伤等原因致胃肠功能紊乱,同时由于担心切口出,切口血裂开至使活动量减少,甚至不敢活动,从而影响切 口愈合和机体康复。
为了促使腹部手术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我们科室对于腹部手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术后活动干预,活动指导取得良好效果 。
一般在手术前
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由责任护士根据手术、麻醉方式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让家属及患者一起参与 ,设计术后早期活动计划。
1.床上肢体活动 :患者术后回病房后指导家属对患者的四肢关节、肌肉进行被动活动,待到术6h-8h,让患者配合进行床上肢体活动。
2.体位变换及翻身:术后 6h后可进行左、右侧卧,尽
可能抬高床头 ,让患者采取半卧位 ,间隔 1h变换体位 。
3.腹 部
按摩 :术后 6h后即可实施 ,患 者仰 卧 、屈髋 、屈膝轻轻按摩腹部按摩方法是: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向沿切口两侧轻轻按摩,冬天注意保暖,根据患者的耐受力而定。
4.尽早进食增加胃肠活动:术后 6h可以进食一些促进排
气 的汤类 ,如萝 卜汤 、桔 皮水等 ,以增强肠蠕 动促进排气 、补充水分、恢复体力 ;尽量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入,防止腹胀加重。
活动指导
1.术后第 2天开始协助 练习床上 坐起 ,并下床活动 ,教会患者起床、下床的技巧。
2.要求动作要轻柔,不能粗暴。坐位时,
扶患者一侧肩膀臂 ,指导患者用另一只手肘关节支撑床面,慢慢起身坐于床沿上 ,下肢下垂 ,每次取坐位5min;床边站立时 ,让患者双手按压切口,做深呼吸或躯体逐渐站直做扩胸运动 ;床边行走时,先搀扶患者或让患者扶床沿行走 ,再过渡到独立走动,先在室内再到室外 。
3.尽量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活动,充分调动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及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早鼓励患者 正常生活 自理 :进食 、穿衣 、洗漱 、如厕等。
4.术后活动前,一定要开展好健康教育,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理解,让他们了解术后早期活动的目的及相关内容,以配合早期术后活动的开展,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使增加支持改变观念的有效措施,只有观念改变了,才能产生健康行为,应在不影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活动,活动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有无变化,在术后6h后进食时,开始只能少量汤汁,待到肠鸣音出现,才能给予半流质,并注意患者有无不适及异常现象。同时要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因为心理情绪将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活动时,动作不能粗暴,活动量及时间应逐步增加,要有耐心。
总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加肺通气量,减少肠粘连、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从而改善并减轻各种肠道不适状,增强食物,促进营养吸收及切口愈合,从而促使了患者的早日康复,身体的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心里焦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及人力资源的浪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