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场健康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早些年的时候,华为“过劳死”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在过去的几年中,青岛啤酒前总裁彭作义、汤臣集团创始人汤君年、爱立信中国前总裁杨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人的英年早逝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职场健康的关注。然而几年过去了,中国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扭转,悲剧还在继续,只是健康问题从身体健康扩展到了心理健康。
环境的变化推动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伴随着员工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员工健康管理逐渐浮出水面,为人们所关注。
一、员工健康管理: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和人群的健康风险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是旨在提高社会健康意识、改善健康行为、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
员工健康管理则是一项企业管理行为,它是通过企业自身或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应用现代医疗和信息技术从生理、心理角度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评估,系统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行为。
员工健康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的反映。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以“商品人”理论为核心的雇佣管理模式到以“知识人”理论为核心的人力资本运营模式的变迁。在这种演进的过程中,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而员工健康管理实际上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力资本的重视,这种管理模式迎合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二、为何进行员工健康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 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和企业生产力
企业进行员工健康管理,一方面降低了员工健康风险对其能力发挥带来的限制,改善了企业人力资本的质量;另一方面,使员工感到企业的关怀,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优化了员工的工作动机与意愿,进而提升其努力程度,提高工作绩效。
2. 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员工健康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3. 我国企业的员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企业的员工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调查显示,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已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是75.3%,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而几乎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个体都或多或少患有慢性病和心理疾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员工健康管理尤为必要。
三、深入理解员工健康管理:不只是诊断和治疗
现实生活中,不少企业表面上看来对员工健康状况很关心,以为为员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就是对员工健康进行了管理。实际上如果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没有真正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就不算是真正建立起了有效的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只有实现了人的价值的最大化,才有可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实施员工健康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预防和诊治行为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为员工价值最大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因而,员工健康管理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企业文化谈员工健康管理,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全面实施员工健康管理:文化、制度、管理多管齐下
1. 建立尊重员工的文化氛围
2. 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3. 完善企业的激励、沟通机制
4. 设置员工健康管理相关岗位
5. 实施EAP计划
左上角点击【查看TA的更多文章】,获取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绩效创新、人才评估方面最前沿的思想、最原创的内容。务实,是我们的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