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
答案
答:1、同感即设身处地和感同身受,是咨询者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它不同于理解,也不是同情。
2、同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直接的指导。咨询者把一般的师生关系带入了咨询中,主观地为当事人出谋划策,明确指示当事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如何做等等。
问题二:简单的判断。咨询者轻率地下结论,武断地评价当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如“你这样想是错误的”。
问题三:空洞的说教。咨询者无视当事人的情绪,也不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而是进行空洞的说教和劝戒。如“中学生应该朝气蓬勃”,“失败是成功之母”。
问题四:虚弱的保证。咨询者为了让当事人高兴,不理会当事人的实际感受,甚至违背实际情况,给当事人作不负责任的承诺和保证。如 “你的明天会更好”。
问题五:肤浅的同情。咨询者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上,对当事人的处境给予怜悯和同情。如“你真不幸”、“我觉得你确实可怜”。当事人需要的是平等的同感,而不是恩赐式的同情。
3、同感反应的技巧:
(1)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看事物和感受事物;
(2)投入地倾听当事人的叙述,注意和观察他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增进同感的准确性;
(3)跳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把你从当事人那里知觉和体会到的东西做一番清理和理解,分清哪些是事实内容,哪些是情感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4)以语言或非语言方式把你体察所得到的东西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当事人;
(5)留意当事人的反馈,以调整自己下一步的行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第3套)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参考答案
1. 发展性教育 答:发展性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
2. 心理健康 答: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3. 观察法答: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方法。
4. 情感反映技术 答:会谈技术之一,是指咨询员把体察到的当事人的各种情感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些情感是当事人虽感受到却不曾清楚意识到的,或未曾留意的。
5. 心理测验 答: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选择题(每个1分,共15分)参考答案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C A D D C B C C C B B B
1.( )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 )成分。
相关知识
健康教育测试题健康教育测试题.doc
健康教育知识测试题
心理健康测试100题,心理健康答题测试
2025年心理健康与教育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健康测试10题目(心理健康测试中常见的10个问题)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测试题(含答案).pdf
心理健康问题测试题
中学生健康教育综合测试题
经典心理健康测试20题目(心理健康测试题目及答案300道)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试真题
网址: 心理健康教育测试题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