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医推荐:五谷杂粮的养生之道与多样化吃法

中医推荐:五谷杂粮的养生之道与多样化吃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原则。在众多食材中,五谷被置于首位,泛指各类谷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水化合物。这一理念在当今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所强调,倡导人们坚持“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五谷杂粮的养生价值及其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五谷,作为植物之精华,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中医饮食营养学强调,种子(即五谷)所含的气和神是植物中最精华的部分。与动物的不同部位相比,种子中的蛋白质结构独具特色,其转化成的精气神对人体的消耗能量最低。

然而,如今许多人为追求减肥而排斥碳水化合物,仅以肉类和蔬果为食,这种做法其实背离了养生的真谛。尽管植物的枝叶和躯干中也含有淀粉,但与种子中的淀粉相比,其性质截然不同。主食中的淀粉,源自种子,对人体无害,而如红薯、土豆中的淀粉则可能引发血糖升高。因此,五谷杂粮在我们的饮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甚至应该成为餐桌上的重中之重。

五谷杂粮的四大营养价值

首先,五谷富含膳食纤维。这种纤维能降低餐后血糖反应,增强饱腹感,有助于我们控制体重并预防便秘。
其次,五谷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它们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这是人体最经济、最可靠的能量来源。

再者,五谷也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它们能提供诸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钾、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和充沛的体能至关重要,而钾元素则有助于我们控制血压水平。

满足食物多样化需求

五谷杂粮不仅营养丰富,还能为我们的餐桌增添多彩的颜色和丰富的口感。这些食物中,红色、紫色、黑色的谷物是花青素的重要来源,而黄色谷物则富含类胡萝卜素。此外,大麦和燕麦中还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这种物质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效果。

为了确保我们的饮食健康,最新版膳食指南推荐我们“餐餐有谷类”,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应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以及薯类50~100克。这样的饮食搭配,既能满足我们对美食的追求,又能确保我们获得充足的营养。

五谷杂粮,如何吃才能更好地滋养身体呢?

中医理论认为,食物与药物一样,都具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它们与脏腑经络紧密相关,对应着我们的肝、心、脾、肺、肾。为了均衡营养,我们应选择不同的种子来满足各个脏腑的需求。例如,麦类对应肝,黍类对应心,粟(小米)对应脾,稻类对应肺,而菽(豆子)则对应肾。
当肝气虚时,多吃麦类食物是很有益的。小麦被誉为“五谷之贵”,其性凉、味甘、色泽微黄,在五行中对应木,季节上应春,脏腑上应肝。因此,小麦被称作“肝之谷”,它能够疏解肝郁、清除烦热,同时养心安神。在古代医学名著《金匮要略》中,东汉“医圣”张仲景就曾创制甘麦大枣汤这一名方,用于治疗肝郁脏躁。此外,浮小麦作为一种特殊的小麦品种,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收敛性良好,能够固表止汗、清热除烦。我们可以在家中尝试用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者去中药店购买浮小麦熬水来饮用。
心气虚时,宜多食黍类。高粱米,色红而味甘涩,性温,与五行中的火相应,与五脏中的心相连结。它不仅能养肝益胃,还有收敛止泻之功效,尤其适合慢性腹泻者食用,长期食用效果显著。推荐将高粱米与大米、小米一同熬粥,既美味又滋补,能补脾益胃、养阴润燥。
3. 脾气虚时,推荐多食用粟,即小米。小米色泽偏黄,与五行中的土相应,在五脏中与脾相连结。它不仅能补脾益胃,还能补益虚损、宁心安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小米对于治疗反胃热痢、煮粥食等有益,能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熬制小米粥时,可以用汤匙捞出上层的米油,空腹饮用,这样对脾胃的滋养效果极佳。孕妇尤其适合多喝小米粥,以滋补身体。此外,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的不同,小米还可以搭配桂圆肉、百合来治疗失眠;加入枸杞、红枣则可柔肝养血;对于自汗、容易感冒的人,可以搭配黄芪熬粥;若孩子脾虚腹泻,可加入山药、芡实一同煮粥。
4. 当肺气虚时,建议多食用稻米,这包括粳米、糯米和糙米等。稻米在五行中对应金属,与肺脏紧密相连。其味甘平、色白,中医认为它具有清肺养阴的显著功效。作为主食,稻米粥不仅易于消化吸收,还能进一步滋阴润肺、健脾补虚。此外,粳米与其他中药材结合,可制成多种药膳粥,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领域。例如,山药薏米粥对于脾虚腹泻有良好疗效,银耳百合粥则有助于治疗失眠,而赤小豆木棉花粥则主要用于祛湿。
5. 肾气虚时,推荐多食用豆类食物。豆类作为肾之谷,与肾紧密相连,其颜色多偏黑色,象征着水的元素,而水又与肾息息相关。因此,肾虚者食用黑豆等豆类食物将大有裨益。具体来说,黑豆被誉为“肾之谷”,有益肾养血之功效;黄豆因其黄色属性,有益于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及补中益气;红豆色红入心,可活血补血、利水消肿;绿豆色青入肝,能清肝泻火、解暑除烦;而扁豆色黄白,既能健脾祛湿,又有不错的理气作用。建议将豆类制成豆腐食用,尤其是卤水点的豆腐,既保留了豆类的营养美味,又易于消化吸收。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如何吃五谷杂粮养生?​五谷杂粮养生食谱推荐
中医养生,多吃五谷杂粮
五谷杂粮 养生之道
健康养生:五谷杂粮的养生之道
270道五谷杂粮养生食谱的书籍推荐
养生之道:防癌多吃五谷杂粮
五谷杂粮的养生吃法
五谷杂粮粥 推荐8款五谷养生粥
五谷杂粮配方 养生就吃五谷杂粮
五谷杂粮养生食谱:26种杂粮的功效与吃法

网址: 中医推荐:五谷杂粮的养生之道与多样化吃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