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诱人、色彩斑斓的水果,无疑是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共同喜好,特别是孩子、孕妇和老年人,对它们更是情有独钟。然而,尽管水果美味可口,我们也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地大快朵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科学地享用水果呢?
01水果摄入指南
◆ 每日推荐摄入量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各类人群的水果每日摄入量有所不同。通常,成年人的适宜水果量为每天约200-350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2-3岁儿童适宜摄入量为100-200克,4-5岁为150-250克,6-10岁为150-200克,11-13岁为200-300克,而14-17岁则达到300-350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水果富含营养,过量摄入也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因此,在享受水果的美味时,我们需要注意控制摄入量,确保在推荐范围内。
◆ 水果食用误区
在日常食用水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尽管水果的香甜令人难以抗拒,但过度依赖某些水果或食用方式不当,都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影响。因此,在享受水果带来的美味与健康时,我们也需要警惕这些误区,以科学的方式食用水果。
◆ 1. 吃香蕉与通便
香蕉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常被提及与通便相关。但究竟吃香蕉是否真的能有效促进排便呢?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科学原理?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一谈到便秘,香蕉往往是我们的首选食物。然而,香蕉在通便方面的作用其实相对有限。从膳食纤维的含量来看,每100克香蕉仅含有1.2克膳食纤维,这一数值低于火龙果(1.6克)、苹果(1.7克)和梨(2.6克)。另外,如果食用未成熟的香蕉,其中的“鞣酸”成分可能会加重便秘症状。
因此,当遇到便秘问题时,我们不必仅仅依赖香蕉。增加叶菜类蔬菜、粗杂粮的摄入,多样化的水果选择,以及充足的水分和适当运动,都是更为有效的改善便秘的方法。
◆ 2. 荔枝的适量食用
夏季是荔枝的盛产季节,其香甜可口的口感让许多人喜爱不已。然而,这个季节也时常伴随着吃荔枝后出现晕厥的报道,尤其是儿童群体。这主要是因为空腹状态下大量摄入荔枝会刺激胰岛素的快速分泌,进而导致血糖浓度下降。由于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尚未成熟,因此常常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晕厥等低血糖症状,即所谓的“荔枝病”。
为避免这种情况,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建议不要空腹食用荔枝,每次适量食用1-2个即可。此外,睡前也应避免食用荔枝,因为夜间低血糖症状更难以及时察觉。同时,选择未成熟的荔枝也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当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摄入荔枝同样需要谨慎。
◆ 3. 糖尿病患者饮食建议
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食用水果,但需谨慎选择和适量食用。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适量食用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然而,由于水果中含有的果糖和葡萄糖,过量食用可能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水果时,应优先考虑低糖、高纤维的水果,如草莓、蓝莓、柑橘类等。同时,注意控制食用量,每次适量为宜,并将其纳入每日的总热量摄入中。
得了糖尿病后,许多患者对水果望而却步,尤其是西瓜。然而,在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如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mmol/L,适量增加水果摄入是可以的。但糖友们需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种类,并控制摄入量。
推荐在血糖较低的时间段或加餐时间如下午2点左右食用水果,开始时少量为宜,如1/4个水果,逐渐增加至约200克,同时需相应减少米饭或其他主食的摄入。
在水果种类上,首选当季且含糖量或血糖负荷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橙子、草莓和西瓜等。值得注意的是,西瓜虽然甜,但其含糖量实际上低于橙子、苹果和桃子等。其高果糖和充足的水分是造成其甜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满足进食条件时,糖友们可尝试适量食用西瓜。
◆ 4. 其他健康吃法
除了直接食用水果,还有许多其他健康的吃法可以增加摄入量,为生活增添更多美味。
水果入菜。将水果与荤菜、蔬菜或主食一同烹饪,不仅减少了烹调过程中的油盐用量,还能保持菜肴的美味,同时促进营养的吸收。例如,可以尝试制作芒果虾仁、芒果牛肉、芒果鸡块等佳肴,以及火龙果虾仁、香橙鸡翅等创新菜品。此外,菠萝饭、苹果炒饭和木瓜排骨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水果点心。将水果制成各式点心,不仅能吸引孩子的食欲,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营养。例如,香蕉奶昔、蓝莓酸奶和芒果椰浆西米等都是健康且美味的水果点心。
水果药膳。在秋冬季节,咳嗽和喉咙痛是常见的健康问题。此时,不妨尝试制作一些水果药膳,如银耳雪梨汤、蒸蜂蜜雪梨和盐蒸橙子等。这些药膳不仅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还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为身体带来滋养与呵护。
水果的诱人美味与丰富多样,你是否已深切感受?若你对此仍有疑问,或对某种水果有特别的饮食限制,不妨寻求专业意见。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医生和营养师将为你提供详尽的解答与建议,与你共同探索水果的奥秘。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如何科学地日常食用水果
全民营养周:如何科学地食用蔬菜、水果呢?
今日问题:如何科学地安排日常运动计划?
病人该如何正确地食用水果
如何正确地科学喝水
【科学饮食与健康】如何安排科学合理的日常饮食
如何科学饮水:运动前后与日常需知
日常饮食与健康:苹果对糖尿病有何影响?如何科学看待
日常健身与体育比赛 如何进行科学补水
【糖尿病患者必读】如何科学地食用草莓?
网址: 如何科学地日常食用水果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