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身份证丢失风险
你曾经遗失过身份证吗?如果遭遇了这样的困境,你知道该如何应对吗?不及时处理这些情况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 事件案例
近期,多起身份证遗失导致的“被法人”或“被注册”事件引发关注,这些事件中的当事人,纷纷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却仍无法解决问题,烦恼重重。上海一位高校教师在2016年10月不慎遗失了身份证,随即他迅速办理了挂失并补办了新证。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的身份竟然“被”注册为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家公司的监事,以及一个体工商户的负责人。尽管他多次向市场监管部门寻求帮助,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最终,他不得不选择登报发布免责声明,以澄清与这四家公司并无实际关联,不承担任何责任。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辽宁一位29岁的女子身上,而且她的遭遇更加棘手。2014年,她的身份证不慎遗失,而到了2017年,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名下竟然出现了5家公司。更糟糕的是,由于部分公司存在经营异常,她已被税务和工商部门列入“黑名单”,无法正常办理税务和银行业务。尽管她已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但至今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 “被法人”困境
纵观各类媒体披露的案例,因身份证遗失而意外获得新“身份”,并深受其害的人屡见不鲜。他们面临的困境五花八门:有人因被冒名成为“老赖”而无法购买机票,有人因“被老板”而无法在银行入职,更有人因“涉毒案底”而无法更换驾照。
在同情身份证被冒用者的同时,我们或许会好奇:那些丢失的身份证为何能长时间保持“活力”?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二代身份证内置芯片,其中存储着个人的身份识别信息,这些信息在未经外部擦除或修改的情况下是稳定的。而身份证的“生命力”正源于此:外部的身份证读取设备能够获取这些信息。若读取终端未能及时消除或更新原身份证信息,那么这张身份证便仍能正常使用。因此,我们在保管和使用身份证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02防范措施
▣ 注意事项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为防止身份证被滥用,建议避免将身份证与手机等金属物品放在一起,防止消磁。在火车站、商场等拥挤的公共场所,应将身份证贴身携带,并尽量避免向陌生人展示。切勿随意将身份证借给他人或抵押,以防止信息泄露。若因特殊情况需将身份证复印件交予他人,务必在复印件上注明“专用”字样,并详细书写内容,同时确保身份证号和姓名清晰可见。签注范围应严格限制在身份证复印件之内,并记得签上姓名和日期。
▣ 处理建议
身份证一旦遗失,应立即前往公安机关申请补办。如果不幸发现身份信息被盗用,以下实用建议请务必牢记:身份证遗失后,应迅速补办,并采取相关措施解除身份被冒用的影响,如涉及“被法人”等情况,须向相关部门报案并办理证明。若涉及“被法人”情况,应先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携带相关材料至所在地区的市场监管和税务部门办理证明手续,以迅速解除与冒用公司的关联。请注意,各地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办理时需关注地域性差异,并提前了解相关政策。
若为曾任职单位冒用,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个人中心的任职受雇信息模块进行申诉,选择“曾经任职”并提交给税务机关,后者将协助处理。若是从未任职的单位冒用,建议选择“从未任职”选项,将情况反馈至该公司主管税务机关,由其开展调查。
03法律后果与法律责任
▣ 法律条文
冒用他人身份证不仅会损害被冒用者的合法权益,给相关职能部门带来困扰,还会对市场秩序和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提醒,法律法规明确保护公民的姓名权和身份证信息,违法者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提醒公众遵循法律,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包括姓名权在内的多项权利。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进一步阐释,公民享有姓名权,并有权决定、使用和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同时禁止他人干涉、盗用或冒用。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也明确指出,任何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包括侵害姓名权,都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对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做出了明确处罚规定,包括罚款、拘留以及收缴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等。因此,我们应当时刻警惕,守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并提醒公众遵循法律。
在此,我们也提醒大家,捡到他人身份证时,切勿随意使用,应立即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希望所有“被法人”“被注册”“被任职”的人能够早日恢复正常身份,回归“自我”!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健康风险与防范措施宣传教育
身份证丢失?该如何应对遗失的风险与后果?
身份证遗失证明范本
针刺伤的风险防范与安全措施指南
银行买保险的风险与防范
【身份证遗失】身份证遗失了怎么办、补办流程_身份证遗失声明
(完整版)新生儿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
提醒在荷中国公民防范安全风险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做好健康风险的防范措施,正确投保健康险
大学生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网址: 身份证遗失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7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