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间越长越好?no!有效运动才能保持健康(资料图)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梁成栋)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公众健身意识明显提高。许多网友都开始投身体育锻炼,在大家的意识中多运动就肯定对身体有好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多进行运动能够有效预防三高,改善心肺功能,保持良好体型。”河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永军提醒广大网友,运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是运动并非时间越长越好,有效体育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过量运动让他患上膝关节滑膜炎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刘先生想通过暴走进行减肥,为能够快速实现减肥目的,刘先生每天健步走的步数都在15000步以上。但仅仅过去一星期,刘先生膝盖开始出现疼痛、行动困难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炎。
就诊医生在询问刘先生的病史及日常生活习惯后,确认刘先生的膝关节滑膜炎正式由于走路过多所引起的,属于过度运动,已经伤害到了身体。
据了解,经常运动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所能承受的运动量是不一样的,像刘先生这样突然运动量加大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造成太大负担,如果持续负荷运动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运动有益身心 但有效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王永军指出,公众多进行运动有助于提高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有效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俗称三高)以及良好形体的保持。“运动对身体好处很多,但是公众一定要注意,运动要是有效体育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那么到底什么才算是有效体育运动呢?王永军告诉记者,有效体育运动是指一般人在运动时要达到最大心率50%至85%才算有效运动。
最大心率在医学界内有通用算法,以22岁青年为例,他的最大心率为220减去年龄(22),得出结果为170次/分钟。那么22岁青年要在运动时心率达到85次/分钟至144次/分钟才算有效运动。
“不是说你出去运动出了汗就是有效,而是要在运动时达到这个规定心率。”王永军告诉记者,运动时间过长负荷过大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运动时间过短强度过低达不到锻炼目的。
专家:不同人群要选择不同运动方式
随着秋天到来,记者在石家庄市长安公园发现,早晨与傍晚在公园内跑步、健步走以及打太极的市民不在少数。
王永军指出,当前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一般人在运动方式选择上并无太多限制,但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衰等相关疾病的患者要选择散步、慢跑以及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方式比较合适。
“患有心血管病的患者适合以上所说这些不剧烈的运动方式,患者要根据自身病情和实际情况来进行锻炼,时间不宜过长。”王永军讲到。
此外,针对市民们运动时的注意事项,有专家还给出以下建议:
一、每天行走6000步最健康
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位“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6000以上的身体活动最为健康。
二、坚持正确运动姿势
通过健步走等运动方式有助于身心健康,但要采用正确运动姿势,我们应把胳膊摆起来,最好摆到齐肩平,把步子迈开,配上呼吸,每天坚持15至20分钟,比不规范动作运动2小时都有效。
三、运动时要穿着合适运动鞋
河北医大四院骨科主任冯建刚告诉记者,在进行跑步、骑车等有氧运动时,选择底部柔软、有减震效果的运动鞋,如慢跑鞋。这类鞋能够起到减震、减少损伤的效果,并能有效保护踝、膝、髋部关节。
四、运动损伤部位不要随意揉捏
因运动导致肌肉痛或关节痛,不能揉捻疼痛部位,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科学方法对症治疗,切勿随意热敷,不当措施很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