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场地越来越多 氛围越来越浓 全民健身理念融入市民生活

场地越来越多 氛围越来越浓 全民健身理念融入市民生活

  清晨,和平公园的园路上,人们慢跑或快走,用运动开启新的一天;傍晚,滨河自行车专用道上,一辆辆自行车穿梭其间,骑行者尽享风吹耳畔的快乐。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健身”成为市民最近热议的话题。许多人有同感:太原的健身氛围越来越浓,身边的运动场地也越来越多,健身已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1 融入生活

  6日傍晚,燥热褪去,迎泽公园内热闹起来。步道上,运动的人非常多,显得有点“挤”,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锻炼。北门外的空地,伴随着击打声,羽毛球在空中飞舞,人们起劲地挥动着球拍。

  “瞧这氛围多好,从不运动的人过来,也想跟着蹦跶几下。”67岁的刘艳说,“我住在青年路,每天来公园锻炼1个小时。在我的带动下,儿子、儿媳也不愿窝在家里,跟着一起健身。”

  如今,太原的公园越建越多,是附近居民运动的首选场所。与刘艳一样,许多人养成了每天入园活动筋骨的习惯,并且影响着身边人。

  从早到晚,玉园南社区的活动室,从没有冷清的时候。上午,居民们伴着音乐,一招一式打着八段锦;午后,几张乒乓球桌前聚满了人,击球声与喝彩声交织;傍晚,又有一拔居民过来,做着瑜伽,舒展身躯。

  这样的场景,在不少社区都能见到。社区免费开放场地,提供器材,还有专业教练定期指导,让更多市民爱上了家门口的运动。

  2 共享快乐

  只要不下雨,“开心快乐健身队”的队员们,每天都会到东昇佳园小区附近的游园内晨练。30多个人,大部分住同一个小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30岁的潘晓艳,是东社社区的工作人员,陪母亲来了几次,被长辈们富有活力的状态所感染,也跟着一起锻炼。

  “常运动的人,看上去很有精气神,我作为年轻人,也得加把劲。”她笑着说,“运动能促使身体分泌多巴胺,坚持了一段时间,心情也变好了。”

  在汾河沿岸,市民陈女士与6岁的儿子每天参加丽华社区举办的亲子夜跑,从长风桥西跑到南内环桥西。为了引导居民养成健身的好习惯,社区今年暑期推出了这项活动,得到了众多居民的响应。傍晚,大家在汾河岸边集合,跟着领队热身后,结伴慢跑。

  陈女士表示,一个人跑步孤单,一群人跑步热闹,大家一起分享运动的快乐,还拉近了邻里关系。

  3 身心受益

  39岁的高小梅是一名游泳爱好者,每周会雷打不动地游上三四次。几年下来,她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我从小体质差,总感冒,精神状态也不好。”她说,在别人的推荐下尝试游泳,结果彻底爱上这项运动。不知不觉间,身体更有劲了,每天都很精神,也很少生病。而且,游泳对心肺功能的提升更明显,她曾经爬4层楼梯就气喘吁吁,现在一口气上10层不在话下。

  46岁的陈光华前几年大吃大喝,体形越来越胖,还落下了痛风的毛病,医生叮嘱要加强锻炼。此后,他在家人的监督下,每天骑行15公里,眼瞅着瘦了下来,再加上合理饮食,痛风再没发作过。

  在金阳南路16号院的小花园里,58岁的岳年梅身穿太极服,抬手如行云,落脚似生根,一招一式透着沉稳。她是万柏林区的太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练太极30余年。她从中体会到坚持锻炼的诸多好处,后来在御德苑社区网格员张睿玲的组织下,经常带着居民们练习,想让更多人受益。

  在健身中收获了健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太原,正在全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不管是进公园散步,还是在家门口遛弯,甚至去场馆打个球、跑个步,到处都是方便好用的健身设施。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用运动健身为生活“加料”,正成为许多人眼中的新时尚。

相关知识

【健身需求越来越旺 市场发展越来越好 健身消费添彩健康生活】
健身圈越来越近 幸福感越来越强——健身圈 绘出幸福生活的圆
健身圈越来越近 幸福感越来越强——把场地设施建在群众身边
中拉贸易合作氛围越来越“农”
健身气功会越来越火
越来越多老年人投入健身 面临哪些问题?
民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023健康管理行业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越城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暨“吃动平衡,科学减重”专项行动顺利点亮
舞蹈队越来越时尚
全民健身氛围浓 黔江基本实现15分钟健身圈

网址: 场地越来越多 氛围越来越浓 全民健身理念融入市民生活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3751.html

所属分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