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节气的更替,我们的生活作息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引导大家更健康地生活,我们特地开设了“节气”专栏,邀请复旦上医的专家为大家带来健康科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的康云老师将与我们一同漫步24节气,并将在每个节气中推荐一款特别的植物。让我们一起探索时令的奥秘,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撰稿人:康云
复旦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
研究方向:专注于中药原植物和药用植物的经典分类学与群体遗传学研究,同时深入探索豆科黄耆属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的系统学奥秘。
011.小暑健康建议
小暑时节,烈日当空,大地灼热,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脾胃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在这一时节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暑”邪不仅带来高温,还伴随着湿气,双重打击使得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受到挑战。
夏季的高温和湿度使得“暑”邪成为一种复合邪气,其中既包含火邪又包含湿邪。对于因中暑而发烧的人来说,关键是要将体内的火热邪气排出。酒精擦洗体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酒精的挥发来带走体内的热量。此外,民间还有通过出痧来打开毛孔、排出邪气的传统方法。
然而,中暑并不仅仅带来发烧的问题。由于脾胃常被阴寒湿气所伤,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在排热的同时,也需要及时补充体液,并使用一些能够芳香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来缓解症状。滑石与生甘草以六比一的比例配制成的“六一散”方剂,具有助化生津液的作用。在小暑时节,给小儿沐浴后外用涂抹“六一散”,不仅可以预防痱子、湿疹等皮肤问题,还能为脾胃提供额外的保护。
在饮食方面,由于脾胃受损可能导致水液代谢功能不足,容易产生湿气。因此,应特别注意忌生冷食物,以减轻脾胃的负担。建议选择具有振奋脾胃功能、同时能够渗湿利湿的食材,如白蔻仁、薏苡仁等。此时的红豆薏米粥等健脾除湿的食物,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022.桑树的中医价值与文化意义
Morus alba Linn,桑树,小乔木或灌木,具有形态多样的叶片和特征明显的花序。其树皮呈现灰黄色或黄褐色,而幼嫩的枝条则覆盖着细毛。桑树的叶片形态多样,从卵形到阔卵形不等,尺寸在5至15厘米长,4至10厘米宽,顶端或尖或钝,基部则呈圆形或近心形。叶片边缘有锯齿或多种形式的分裂,腹面光滑无毛,具有光泽,而背面脉上则稀疏地覆盖着一些毛,脉腋间还聚集成簇的毛发。桑树的花朵单性,雌雄异体,其柔荑花序在腋部生长。雄花序的长度在2到3.5厘米之间,被密集的白色柔毛所覆盖;而雌花序则较短,只有1到2厘米长,其花柱并不明显或甚至缺失,柱头则细长。聚花果桑葚在成熟时呈现出紫红色或黑色。
桑树被誉为华夏文明男耕女织的重要象征,这得益于嫘祖的种桑养蚕之法。桑树的全身都是宝,甚至连桑树上的桑寄生和桑螵蛸也都是极佳的中药材。桑叶、桑枝、桑白皮、桑葚等部位皆具药用价值,主治肝肾相关问题。桑叶具有苦、甘味,性质寒凉,能够入肝经,有助于收敛肝气和肝火。它不仅可以降压、明目、除烦和敛汗,还能滋阴、润肺、润燥并促进毛发生长。利用桑叶制成的桑叶粥和桑麻丸(含嫩桑叶和黑芝麻),对脂溢性脱发和须发早白有显著疗效。桑枝则带有微苦的味道,性质平和,常用于治疗四肢痉挛和上肢疾患。桑白皮是桑树的根皮去除黄皮后的部分,它味道甘甜而性质寒凉,有助于利水消肿,是治疗水肿、脱发和白发的好帮手。桑葚富含甘、酸味道,性质寒凉,能够滋补肝肾、润肠通便。它常用于治疗阴血两虚、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症状,并具有延年益寿的效果。此外,桑寄生能补肝肾、强筋骨;桑螵蛸则用于肾虚引起的遗精、滑精等问题。这些药物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诗经·豳风·七月》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描绘:“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这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女性采摘桑叶的情景,也彰显了桑树在古代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桑树未凋零时,它的叶子饱满青翠。哎呀,斑鸠啊,别贪食桑葚。一旦桑树飘零,它的叶子便枯黄陨落。——《诗经·卫风·氓》开窗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手举酒杯闲谈庄稼的情况。—— 孟浩然《过故人庄》如今我有什么功德,竟然不从事农桑之事。四月,乡村的田野繁忙而充实。新绿的稻田中,农民们忙碌着插秧的劳作,而刚从蚕桑归来的人们,又紧接着投入到新的耕耘之中。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桑树的多种药用价值与养生食谱揭秘
桑树的经济价值与药用魅力
桑树的多面价值:从文化到药用的全面解读
桑叶树的神奇价值与健康功效
桑树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桑树的宝藏:从桑葚到桑叶的美味与健康
桑树全身都是宝!8大部位药用价值揭秘,学会养生少生病
桑叶的作用与功效,桑叶的药用价值
霜桑叶的功效与作用 霜桑叶的药用价值
一棵桑树8味药?很多人不知道桑树的功效作用,中医给出答案
网址: 小暑养生与桑树的医药价值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