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不完的夜,加不完的班,当现代人将熬夜当成习惯,身体和精力逐渐“扛不住”。膏滋,就成了很多人常备的调养佳品,温水冲上一杯,醇香甘甜,回味悠长。
膏滋作为原皇室养生佳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你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吗?不同人群适合吃哪种膏滋?本期《健康e起来》邀请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炮制学科带头人与非遗传承人、谷医堂膏滋专家蒋孟良教授现场为你揭秘。
膏滋是怎么制作的?
蒋孟良教授专研传统中医炮制工艺40余年,膏滋制作技艺炉火纯青。他创立了膏滋熬制的十步:
第一步:精选药材
药材好,药才好。比如茯苓,选用主产区云南的茯苓白丁,取菌核的核心部分,其色白、品质佳。
第二步:湘帮炮制
湘帮炮制是湖湘特色的炮制方法。不同性质、不同质地的药,采用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比如说麦芽要炒到焦香,香气有助消食健胃。乌梢蛇有助祛风湿,通常用酒渍,其他地方多用黄酒,而湖南用白酒,力求让药材的药效最大化,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第三步:洗净灰屑
将药材上的灰屑进行冲洗,最好是淋洗,边洗边搅,把灰淘洗干净。
第四步:浸泡透心
把洗干净的药材加水浸泡数小时,直至透心。
第五步:分类煎煮
药的性质不一样,煎煮的顺序也不一样,比如坚硬的矿物、贝壳等要先煎。质地松软的花、叶类要后下。细小的紫苏籽、车前子之类,要包裹之后煎。
第六步:滤清药液
过滤药液一般用400目的筛子,400目仅2.54厘米,以把药渣过滤干净。
第七步:文火浓缩
过滤之后的药液重新回锅,以文火浓缩,成就膏滋精华。所以古时就有“1勺膏滋,10碗汤药”的说法。
第八步:科学秘调
从味道和稠度进行调制,如果是常规滋补类一般放蜜糖,如果是针对女性群体,则放红糖。
第九步:挂旗收膏
当将膏滋从锅内提起,膏滋向下滴成三角形,“挂旗”即可。
第十步:灌瓶包装
将膏滋灌入包装瓶内。此时,十几斤重的药材就浓缩成小小一罐精华膏滋了。
蒋教授熬膏有什么秘籍?
在谷医堂,蒋教授提出了“五不熬”:
一是非名医处方不熬,名医以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所得的经验方,熬出的膏滋效果更好;
二是非道地药材不熬,药材好,药才好,所以一定要精选道地药材;
三是非临方炮制不熬,这也是湘帮炮制的特色;
四是古法炮制不熬,工艺再繁,不能够偷工减料;
五是非传统设备不熬。
蒋教授提出,膏滋的制备涉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剂学、中药炮制学和工艺学等,需要多学科、多年实践才能掌握好这门技艺。通过长期实践,潜心专研,熬出的膏滋才能够浓稠如琼浆,甜如蜂蜜,色如乌金,光如星辰,品质上乘,受人追崇。
《健康e起来》是谷医堂独家冠名的大型公益健康科普栏目,由名医轮流上线,针对时下常见的健康问题给出应对之策,旨在为百姓解决健康问题,传播医学知识,传递健康理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