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旨在促进全社会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心理健康。
据调查,超半数职场人长期承受工作带来的心理负担,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频发,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对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造成冲击。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我国也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自2025年8月1日起,成为法定职业病(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医疗卫生人员、人民警察、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心理健康首次成为工伤保险的“保护对象”。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
01什么是心理健康
职场中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会适应方面处于良好状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家庭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并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02心理健康危险信号
(1) 生理表现:长期失眠/嗜睡、不明原因头痛/胃痛、心悸/手抖等。
(2) 心理表现:持续焦虑或情绪麻木、过度自我否定、丧失兴趣与愉悦感等。
(3) 行为变化:工作效率断崖式下降、回避社交或暴躁易怒、酒精/药物依赖加重等。
03如何调节心理健康
(1)改变认知,调节情绪。改变对自我和工作的认知,对所有的烦恼说拜拜。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人际冲突,增强社交支持网络。
(3)接纳不完美。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放松,取悦自己,提高心理“免疫力”,有需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4)培养健康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适当进行锻炼,建立健康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
(5)明确职业规划与成长。制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并寻求反馈来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职场可以卷,但心不能“倦”!
从今天起,像重视KPI一样重视心理健康,让我们共同呵护心灵的绿洲,成为“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践行者,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科学运动,守护心血管
关注和守护老年人心理健康
关注心理健康,守护心灵晴天
职场人心理压力松绑:守护职场心理健康,职业咨询助力职业发展!
远离职业病困扰,守护身心健康
健康驿站——贴心守护企业职工身体健康
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如何保护?国家卫健委回应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守护健康,规划护理人生
关注心理健康,守护心灵家园
如何保护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国家卫健委解答
网址: 守护“心”健康,关注职业人群心理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