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疾病,降血压可通过按摩穴位辅助调节,常见穴位有曲池穴、太冲穴、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
1.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池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刺激该穴位可起到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按摩曲池穴能够改善血管的弹性,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从而辅助降低血压。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每次按揉 100 - 200 下,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2. 太冲穴:在足背,第 1、2 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功效。中医认为,肝阳上亢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刺激太冲穴可以调节肝脏的气血运行,平抑肝阳,进而达到辅助降压的目的。按摩太冲穴时,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穴位,进行揉按,力度适中,每次按摩 3 - 5 分钟。
3. 合谷穴: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刺激合谷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对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有一定帮助。按摩时可用对侧拇指按揉合谷穴,两手交替进行,每次按揉 2 - 3 分钟。
4. 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心悸、失眠等症状,按摩内关穴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等不适,同时对血压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按摩内关穴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次按揉 1 - 2 分钟,以有酸胀感向手部放射为佳。
5.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的作用。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从而对血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按摩时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按揉 3 - 5 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穴位按摩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辅助降血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但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仍需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缬沙坦等。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非常重要。如果在按摩穴位过程中出现不适或血压波动较大等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相关知识
高血压患者的福音:降血压穴位大揭秘
力量训练:高血压患者的福音
杜仲黑茶:高血压患者的福音
高血压患者福音:瑜伽可以降血压®医学论坛网
高血压穴位按摩降压操怎么做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如何做降压操?
瑜珈术让高血压患者降压
高血压?6大”降压穴”每天按按,轻松降!
高血压患者的保健操
网址: 高血压患者的福音:降血压穴位大揭秘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