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马拉松赛前的巅峰期训练

马拉松赛前的巅峰期训练

为什么分享这篇文章?

每个人的体能都无法永远维持在最佳状态,有高峰就会有低潮。对于一个严肃跑者而言,运用巅峰期训练,是在赛前提高耐力、维持质量,有助将自己推向最佳状态的阶段。

业余跑者许立杰(全马PB239)是汉森马拉松训练法(Hansons Marathon Method)的实践者,他在此分享了个人的巅峰期课表,为下一场全马赛事而努力的跑者们可依自身状况作为参考。

参考阅读:

被称为“铁血训练法”的“汉森马拉松训练法”

巅峰期的训练要点:维持强化期的专项强度,同时通过最大化跑量提高耐力。

总而言之,就是把跑量拉高的同时,又能够维持质量。借此把基础体能转换为专项能力、进入最佳状况,在马拉松配速下,能跑得更长、并且更稳。

我的马拉松训练课表

强度训练:21 (半马) + 9.6 (力量) + 16 (配速) = 46.6K

强度训练比例:30.8%

个人习惯在赛前第4周进行巅峰週训练,当周的训练量会是整个周期最高、强度训练比例也是最大的;赛前第3周会采取强度维持但距离减量,最后两周就是单纯的赛前减量阶段了。

因为恢复的关系,常态课表的强度训练比例以10-20%为佳。例如每周跑100公里的跑者,跑在马拉松配速以内的里程,每周只需10-20公里即可。

如果单周强度比例超过20%,对我来说就是突破性的课表,必须注意两点:

1. 强度很高

训练前充分暖身、训练后收操、训练中、前、后的营养补给都很重要,必要时需要搭配超补、吃能量胶(该舍得就不要省,让身体最大化发挥能力也是训练之一,不然比赛是跑不出来的,消化系统也可能不习惯超补/吃胶)。

2. 恢复时间长

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恢复,下一周通常需要搭配适度减量(Roll back),建议每3-4周进行一次循环为佳。

总结

了解自己身体的循环,知道状态不会一直在巅峰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跑者建议3-4周可以安排一次突破课表,并且随后搭配减量周恢复。训练有素的跑者周期可以拉更长,例如Ryan Hall是8周减量一次。

对于全马新手的要求是:1周至少能跑1个马拉松的距离;

对于进阶跑者的要求是:巅峰期时,1周能以马拉松配速跑1个全程马拉松的距离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1周内能够分次跑足 42.195km的马拉松配速,对我来说比赛八成就没问题,就很有信心了。

再啰嗦一遍:

42KM的马拉松配速是目标,但同时要搭配强度训练比例原则。也就是说,如果跑量不够,例如单周只有100K,那1周跑到42KM的马拉松配速就超过40%的强度比例, 势必得适度向下调整,例如马拉松配速总和达到30KM即可。简言之,跑量不够多,那速度训练就不能太多。

再啰嗦第二遍:

保持循环是很重要的,超负荷后要给身体时间进行超补偿,这样你才会进步。很多人会误以为进步是发生在训练(破坏)的当下,其实不然。更重要的是在训练结束后发生的超补偿(修复)。

千万不要连续3周、4周不断跑突破训练计划,这样身体不会有机会吸收。也许你可以侥幸躲过这次不受伤,但可能就没有下次了。简言之,没有天天过年的。你看,这下年过完了吧?

巅峰期已经是马拉松训练的关门阶段,在此时所有的训练对我来说虽然累人,但都很有信心完成。最后3、4周坦白说,进步也有限,能守成保持到起跑线上,就已经非常棒了。

不要妄想在此时再有大幅进步,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并告诉自己:我已经练完了!

科学运动更健康更高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赛事健康科普(一):马拉松赛前一周训练攻略
零基础,六个月,完美马拉松!科学训练健康攻略助你迈向跑者巅峰
6 种马拉松训练!
挑战极限:马拉松训练计划和准备
马拉松赛前训练及赛后恢复指南
12周半程马拉松训练计划,轻松达标
马拉松赛前训练与赛后恢复的全面策略
马拉松比赛前一周怎么训练
马拉松赛前一周最佳训练计划
赛前备战:高效马拉松训练指导

网址: 马拉松赛前的巅峰期训练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