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跑步机的发展历程
▍ 起源与早期用途
跑步机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那时,踏轮起重机便已初现雏形。尽管原始的跑步机费力且难以持久,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如今的跑步机已成为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得力助手。
随后,这项技术于19世纪的英格兰再次亮相,那时它被用作一种繁重的劳动工具,由多名囚犯协同操作,用于抽水或碾碎谷物。这种用法既对犯人起到了惩戒作用,同时也为监狱创造了经济收益。然而,使用过跑步机的人都知道,这种体验并不总是那么令人兴奋,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枯燥;特别是对于那些被要求持续数小时操作的犯人来说。直到1900年,这种被视为不人道的行为才被正式废除。
▍ 现代转型与普及
跑步机的形象经历了从残忍的刑具到助我们健康的运动器材的转变,这一改观源于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以及跑步热潮的兴起。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位工程师推出了首款家用跑步机——PaceMaster 600,这一创新进一步推动了跑步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优化。
▍ 高性能与个人记录
时光荏苒,如今,跑步机已成为众多跑步爱好者的得力助手,助力他们刷新个人纪录。例如,萨拉·霍尔就曾在跑步机上以1:09:03的优异成绩完成半程马拉松。更有人挑战极限,在跑步机上完成了百英里长跑,如扎克·辛普就以12:09:15的成绩刷新了100英里的纪录。即使用于比赛训练或日常锻炼,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都是关键。对于真正热爱跑步的人来说,跑步机无疑是一种强化身心、提升跑步能力的得力工具。
02个性化训练与工具
▍ 自感用力度与训练计划
RW跑步教练杰茜·莫沃德对跑步机情有独钟。她发现,跑步机能够轻松调整速度,提升训练的精准度,同时避免外界干扰,让跑步者专注于自己的进步。最近,她分享了一项新技能——利用自感用力度(RPE)来制定个性化的跑步机训练计划。自感用力度是一种主观评估方法,帮助你了解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感受,即自己为运动难度打分。这种评估方法从1到10打分,分值越高,难度越大。通过自感用力度,你可以更有效地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实现跑步目标。
▍ 延长训练
请注意,这里的“努力”并非仅指跑步速度,而是指在特定情境下的身体与心理感受。例如,以8.5RPE的状态在10%的坡道上跑步,其难度实际上不亚于平地上的10公里跑。
▍ 克服乏味的方法
“坚持”成为难题?别担心,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跑步机上度过一小时,甚至半小时,都可能觉得难以忍受……毕竟,长时间在相同环境中重复相同的运动,确实容易让人感到乏味。为了帮助你摆脱这种沉闷枯燥的感觉,我们提供了以下四个实用的建议:
2、将你偶像冲线时的照片或海报贴在跑步机前方,以此作为激励。
▍ 跑步机校准与使用技巧
跑步机的校准常常被我们忽视,但正如手表需要校准一样,跑步机的准确性也至关重要。教练乔纳森·凯恩,一位资深健身房管理员,曾多次遇到跑步机速度减慢的问题。现在,他要将自己的校准方法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跑带的长度。具体步骤如下:在跑带后半段贴上一条胶带,再在跑带前半段贴上第二条胶带,并测量这两条胶带之间的距离,即为跑带的长度。
第二步:启动跑步机,持续运行直至第一块胶带完全移出跑步机下方视线范围。
第三步:在跑带后半段贴上第三块胶带,并测量新贴胶带与先前胶带之间的距离。
第四步:重新启动跑步机,并测量第一个与第三个胶带之间的距离。
第五步:将所测得的三个胶带长度相加,得出最终结果。完成计算后,将其中两根胶带小心撕去。
接下来,我们进行跑步机的启动与计时操作:
第一步:开启跑步机,并设定适当的配速,例如5公里/小时。
第二步:在胶带完全移出跑步机上方的同时启动计时器,持续计时至完成100转后停止。
第三步:将最后得到的数字换算成小时,这一步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第四步:接下来,计算完成的总里程,即100乘以跑带的长度,并将结果转换为公里。
最后,进行数学计算,用总距离(以公里为单位)除以时间(以小时为单位),即可得出速度(以公里/小时为单位)。经过计算,你应该会得到5公里/小时作为你的答案。
如果你在计算过程中发现最终数据存在偏差,别担心,只需对训练记录进行相应调整即可。例如,跑步机上的显示距离为4.85公里时,实际上你已经完成了5公里的训练量。此外,跑步机的训练计划远不止于基础训练。你可以尝试为自己设定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目标,以激发训练的热情和动力。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从“跑步机”到“走步机”:是创新,还是伪劣?
铠甲勇士刑天演员表
跑步机买什么样的好?跑步机怎么选,助你找到理想健身器材
使用跑步机的利与弊
苹果手机怎么用跑步
跑步机跑步有用吗,现在健身跑步机哪个品牌的好?
什么是智能跑步机 智能跑步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馒头的历史与演变:从起源到现代的演变
安卓手机跑步利器:揭秘如何选对应用,轻松跑出健康生活!
从“离身”到“具身”:教育戏剧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
网址: 跑步机:从刑具到健康助手的演变与应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