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这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人体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神经肌肉系统的正常功能,还在近年来被大量研究证实具有骨骼外的健康效应,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却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普遍缺乏。
以成都为例,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两项研究显示,成都地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情况尤为严重,冬季女性中97%的人维生素D含量不足,76.86%的人达到缺乏程度;而在另一项男女都有的研究中,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比例高达85%。
维生素D缺乏的全球与地区现状
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全球约30%60%的儿童和成年人存在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欧洲国家的缺乏率也差异较大。
在中国,2016-2017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为18.6%,2015年≥18岁人群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为21.4%。而四川地区,由于日照时间不足,居民维生素D缺乏情况更为严重,多地居民的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情况居全国前列。
维生素D缺乏的隐蔽性与危害
维生素D的缺乏隐蔽性极高,身体出现症状也很难与日常疾病直接关联,因此极容易被忽视。缺乏维生素D最明确的影响就是骨骼健康,儿童缺乏可能引起佝偻病,成年人则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症。
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与腰背痛、肌肉疼痛、焦虑抑郁、肥胖、睡眠障碍及频繁感冒等健康问题有关。近年来,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部分疾病的患病风险,如免疫系统疾病、炎症反应、高血压等。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
不要随随便便就把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对号入座,很多因素或疾病都可以导致这些症状。但对于高风险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明显抽筋、排除其他疾病但仍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可以考虑筛查一下维生素D的水平。
目前可靠的诊断方法是抽血化验血清25(OH)D的水平。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血清25(OH)D含量大于20ng/ml即可;而对于特殊人群,如骨质疏松患者、孕产妇等,血清25(OH)D含量至少应达到30ng/ml。
哪些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D?
室内一族:长时间待在办公室、家里,缺乏户外活动的人群。
防晒达人:过度防晒会阻挡皮肤合成维生素D。
胖友们:超重或肥胖的人群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或吸收。
深色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相对较弱。
药物影响者: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增加维生素D的代谢。
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孕妇也是容易缺乏的人群。
如何补充维生素D?
最有效的方法:晒太阳
每天晒半个小时的太阳就能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求,但需要注意晒太阳的时间和方式。
吃货最爱但效果有限的方法:食补
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非常有限,食补效果有限。
最便捷的方式:补充维生素D制剂
在无法每天晒够太阳且食补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来补充。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3,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补充剂量。
原标题:《专家老是喊你补维生素D?因为50%的中国人就是不足!》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50%中国居民缺乏维生素D 怎样补充最靠谱?
维生素D补足!
为什么中国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AD而不只是维生素D?
维生素d不足怎么补
9成老年人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该如何补充?
国际专家共识‖维生素D的功能、缺乏与补充
缺乏维生素D就猛补?定期检测是前提
给宝宝补维生素D须补足剂量
维生素D怎么补?补充维生素D,你不可不知的7个问题!
维生素D,你真的补对了吗?——全球顶级专家最新共识
网址: 专家老是喊你补维生素D?因为50%的中国人就是不足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