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出生起,每一点进步都让人惊喜万分,会翻身了,会爬了,长牙了,会叫爸妈了,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牵动着爸爸妈妈们的心。会走路更是让全家人拍手庆祝奔走相告:“宝宝会走路了!”那么在宝宝刚会走路的阶段,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呢?注意这几点,你的孩子就不会输在起跑线!
一,耐心等待,切忌拔苗助长。
由于环境和抚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相同年龄宝宝的动作发育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发育快一点,有的则慢一点。
有些家长着急让孩子学走路,甚至以很早会走路而感到自豪,看到别人会走路了而着急追赶,这都是不对的。
实际上孩子走路需要经历翻,爬,坐,站等过程的反复训练,平衡能力和身体调节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准备,脊柱和腿部的力量也生长到足够的程度,才能到达走路的成熟时机。而这个准备不足的孩子匆忙去走路,可能会更容易摔跤。
平衡能力差会导致专注力差,没有方向感,运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自信和毅力,长大以后他可能去哪都摸不到地方,做什么都坚持不了多久,一脸茫然的迷失挫败,没有平衡力的孩子是坐不住的,你想让这样的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那就比较难,因为他无法专注,一堂课45分钟,他三分钟就走神了。
只有对身体有强大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人,才能有专注力,而这个对身体强大的控制能力,是实实在在的训练来的,绝不是凭空想来的,也不是大声叫来的。是真的去翻身,去经历累计500小时以上的爬行,在爬行的过程中穿过了无数的障碍,摸清了各种路况,眼睛不断的调焦和聚焦去寻找目标玩具或者食物,知道了距离以及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手部和身体经历各种材质的触摸,不断的输入信息,大脑里有了存储而得来的,(因为幼儿是靠触觉来认知世界的)。
通过每天这样的训练,才能迎来自然行走的轻松自如,石头门槛都不怕,大脑里已经有了足够的反应能力轻松越过路障,应对斜坡,台阶,不平的路,而不需要大人时刻搀扶,就算摔倒也摔而不伤,因为反应能力让他第一时间保护自己。
让孩子拥有摔而不伤的能力,才能真正的爱孩子。也不排除有些孩子确实发育比较快,走的比较早,但在此之前的大运动必然也是发育比较早并且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与其让孩子在你的搀扶中蹒蹒跚跚的将就会走,不如给他大量的机会去爬行训练,到时他自己自然就会走了,走路是不用教的。而在爬行中他得到完美的身姿,挺直的脊柱,强大的方向感和反应能力,这些将让他受益终身,而不是一辈子当一个路痴、晕车和恐高患者、坐无坐相站无站相、一个无法自信无法专注的人。所以不要硬扶着孩子走路了。
走跑跳都需要腰腹背臀周的核心力量,而爬行是形成核心力量的关键期。
宁可多爬一月,不要早走一天。他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直立行走,着急什么呢?
二,抛弃学步车,学步带。
学步车不仅有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影响孩子本身平衡能力的锻炼。学步车遮挡孩子的正常视线,看不清脚下的路况,摔下楼梯造成惨剧的例子不是没有。学步带更是把孩子悬吊在大人手里,孩子无法应用自己本身的平衡能力去掌握自己的身体。铁不用会绣,人不练会笨。给孩子自己机会,哪怕去经历一些摔打,也不能一味的去保护。只有在摔打的过程中,他才能总结经验,知道下一次应该怎么样应对。
三,尽量光脚
之所以说尽量,是因为有些家庭环境不允许,比如地上太凉等原因不让孩子光脚。而实际上,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光脚,夏天或者冬天有地暖的时候都是绝佳时机,千万不要浪费。
幼儿是通过触觉来认知世界的。脚底踩过各种材质各种感知的触觉,对大脑是极佳的刺激开发。要知道人类很久以前都是光脚的,踩过石子,踩过沙砾,经过了无数的光脚爬行,开启手脚眼协调,这对统合发展至关重要。
有些人永远学不会游泳,学不会跳舞,晕车晕船,不辨东南西北,甚至不会滑雪不敢坐过山车,其实就是因为统合发展严重滞后。关注孩子的统合发展,太重要了。
给孩子穿上鞋袜,妥妥的阻碍了孩子的统合发展。
专门研究大脑平衡机制的神经理疗师Alain Berthoz,发现孩子抵抗重力、获得直立平衡的能力,正是通过脚与内耳前庭系统相连。
光脚运动时,就像给宝宝的脚安了一双眼睛。自然躲过路障,不会被绊倒。
我家的宝贝小天天从出生一直光脚,爬到一岁半才走路。我发现当他路过门槛或者石头砖块的时候,他不会低头去看,而是很自然的就抬脚越过,真的就像脚上有眼睛,从来没有被绊倒。
当我看到有些宝宝路过稍微不平一点的东西就被绊倒,笨笨的样子,我很忧心他的统合发展,可能落后了一大截,不知道以后付出多少才能追赶上来。
四,大胆放手。
很多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刚会走,还不稳,需要特别防护,进而一到坡路就抱起来了,坎坷不平的路就绕开了,遇到台阶就赶紧抱起来了,赶时间干脆放婴儿车里推着了。你推着他你倒是省时间了,领着他耐心走你确实很费时间。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浪费了多少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
就简单问一句,他能一辈子不走坎坷吗?
如果他不曾经历坎坷,他怎么去知道如何才能越过坎坷呢?
那个在歪歪斜斜中差点摔倒,而他靠自己调节又站稳的过程,让他自己亲自体验吧!无人可以代替的。每天经历这样的过程,他就能在田野不平的路上飞奔、身轻如燕了。
走走不平路,在钢筋水泥柏油路的大城市里,机会很少了,假如遇到一些斜坡台阶,把这个难得的机会还给孩子吧!
婴儿车等于是孩子的囚车。不会走的时候外出可以用到婴儿车,会走了就没必要了。而国外的人推婴儿外出,婴儿在车上是趴着的。
趴多了就会爬,爬够了就会走,大运动从多趴开始,不要总是平躺个没完哦,从出生就让他多趴吧。
走走不平路,是让宝宝在安全范围内负重,背负自重--体重。
如果孩子下肢无力,连胳膊腿都抬不起来,身体虽不会马上压折了,但是腿肯定会被压弯。
关节变形的结果就是腿不直了,走路抬不起脚,总想依靠,坐车要抱,宅家,没精打采,不爱动,注意力短暂,兴趣狭窄。兴趣狭窄的人更容易形成“瘾性人格”。比如网瘾烟瘾赌瘾等。
五,穿鞋要合脚。
首先给孩子买鞋越迟越好。很多家长在孩子没出生时候就准好鞋子了,刚出生就迫不及待的穿上了。其实孩子应该尽量多光脚,有条件的光到八岁最好。所以买鞋子不要着急。
其次,千万不能图省事图省钱而买了大码或者质量差的鞋子给孩子穿。
孩子发育的几大里程碑无不和下肢分化、运动行进能力有关:爬-走-双脚跳-单脚跳。
请解放孩子的双脚:
不要总抱宝宝。(心理需求层面的拥抱具体会另开文再讲)
不要坐童车或用学步车。
不要架着宝宝走路。
会走前都不要穿鞋,特别是大码鞋、硬底鞋。
以上就是宝宝学步期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注意事项,你Get到了吗?如果你有更多更好的建议,或者不同意见,都在评论区留言哦,大家一起来讨论。
本文原创,抄袭必究!
育儿路上,叶静与你同行。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宝宝进入学步期该注意什么
宝宝学步要注意什么 辅助工具有哪些
宝宝学步五阶段 爸妈要注意什么
新生宝宝必需品有什么 购买宝宝用品要注意什么
储存宝宝辅食要注意什么
宝宝辅食添加要注意什么
宝宝喂水时间 宝宝喂水要注意什么
冬季宝宝保暖有什么误区?冬季宝宝保暖要注意些什么?
宝宝睡眠需要注意的事情
培养宝宝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要注意什么
网址: 宝宝学步期要注意什么?真相关乎宝宝一生!快看看你注意了没有?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