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防疫战线上的心理健康“守护人”

防疫战线上的心理健康“守护人”

  面对突发的疫情和各种汹涌而来的信息,人们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紧张、焦虑、冲动等消极情绪,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纾解,很可能对自己,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不让陷入心理困境的群众成为一座孤岛,有一群人挺身而出,无偿提供心理援助,为需要的人带去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这些百姓心理健康的“守护人”中,不乏民盟盟员的身影。

  (一)

  夜已深,河北保定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志刚还坐在客厅,盯着电脑屏幕上一个个不停闪烁的头像。

  “滴滴滴——”电脑发出的声音回荡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那是有人在求助。

防疫战线上的心理健康“守护人”

  这是王志刚加入武汉社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后的常态。

  疫情爆发后,王志刚通过河北省心理学会保定市委员会的志愿者服务队,报名参加了武汉市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组织的社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经过严格的考核和选拔,成为首批34人专家队的一员。

  除了工作组,王志刚还加入了几个心理危机干预公益群,对因疫情有消极情绪的人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和干预。

  王志刚表示,全社会群防群治新冠肺炎持续加力,疫情传播与扩散得到明显遏制,但四类人员有可能急需心理支持:

  第一类,隔离与自我隔离的群众,活动范围小,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慌或焦虑;

  第二类,一线的医务、服务人员和家属;

  第三类,被确诊或因为疑似被隔离的人员;

  第四类,疫情工作现场的管理者。

  加入工作组后,王志刚通过网络,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化解危机的能力,引导和帮助被恐慌情绪困扰的民众纾解压力。作为团队中的专业心理干预工作者,王志刚还不断给组织方提出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心理干预的服务效率。

  (二)

  民盟南昌师范学院委员会盟员、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今年64岁的汪小琴过完农历年就再也没有歇着。

  汪小琴在校领导支持下,与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的同志们一起,组织专家为疫情防控提供“心”的帮助。

  汪小琴自己领了最繁重的任务——专家咨询、专家督导、对外联络以及总协调。

  “因为腰椎间盘病犯了,第一天写方案后连躺在床上都很困难,后面几天几乎没有时间按时吃饭,能吃两餐算不错,太忙了。”

  协会的同事们考虑到她的年龄,劝说她不要太劳累。她却一直坚持:“事情有些累,但我可以做,而且要带头做好。”

  电视台要采访,汪小琴欣然接受。她说,通过电视台,我们的热线电话可以传播得更广,可以呼吁更多的民众重视心理问题,我们心理工作者,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大家一起共克时艰。

  (三)

  这些天,和汪小琴一起奋战在心理援助第一线的江西盟员,还有武晓华。武晓华是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干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减缓新冠肺炎带给民众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武晓华主动参与心理咨询公益服务。

  “武法官,我这个症状是新冠病毒感染吗?我感觉很恐慌,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

  “武老师,现在防疫氛围比较压抑。我一个人在上饶工作,总感觉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

  “别紧张,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想象那是蝴蝶的翅膀,慢慢的深呼吸……”

  这是武晓华在接听心理咨询电话,进行心理援助。武晓华表示,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面对疫情,面对群众的需要,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是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

  南昌静心社,是民盟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总支盟员陈虹带领的团队。1月26日,静心社率先开通了“疫情期间免费网络咨询平台”,为广大市民应对疫情提供心理辅导。

  咨询平台开通以后,几乎每天凌晨3、4点钟,陈虹才能挨到床边,休息一会。

  有人劝陈虹晚上10点就关机断网,留点时间给自己,陈虹说:“求助的人晚上情绪反应最严重,大家很需要我啊。只能上午补一点觉了。”(李朝俊)

  来源:民盟中央宣传部

[ 责编:李然 ]

相关知识

疫情期间的安全防护,共筑健康防线,守护你我安全
贵阳:疫情之下心理健康的守护
最新防控疫情培训,筑牢防线,守护健康安全
筑牢辖区防护屏障,坚守人民健康防疫线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上线! “四个一”助力一线防疫
疫情当前月嫂,疫情时期月嫂服务,守护母婴健康的贴心守护者
卫健委:线上线下联动结合 倾心守护百姓健康
湖北:战“疫”心理援助服务上线
温暖守护,预防受凉——守护你的健康防线
防艾滋服务中心:筑起爱的防线,守护健康未来

网址: 防疫战线上的心理健康“守护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