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当你为减肥而控制饮食时,小心走进另一种更痛苦的状态:饮食障碍

当你为减肥而控制饮食时,小心走进另一种更痛苦的状态:饮食障碍

随着运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注意饮食营养的人越来越多。

在各种营养科普下,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热量的概念,也知道只有摄入小于消耗,才能变瘦;甚至也渐渐被培养成用一种分析的目光去看待食物,把每一种食物转化成卡路里、营养数值。为了“减肥”而节食吃沙拉的不在少数。

例如前几天晚上,和一个朋友吃饭时,正在减肥的她凡是见到食物都会说到卡路里,扯到减肥的话题。在我准备起筷的时候,她指着我的餐说:你如果把这个吃完,起码跑一个小时步……总之,这种态度让人觉得摆在面前的食物简直就是罪恶的敌人。

表面上,似乎确实是这么回事,但实际却很容易出问题。

刚从一个坑爬出来,转眼间又掉进另一个更深的坑

一旦一个人踏入所谓的营养饮食之旅,一般会有这么一条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从有意识到强迫症。

当处于有意识的状态下,一切都刚刚好,能有意识地选择吃健康的食物,内心也没有太大的抗拒感。

但一旦发展成强迫症,就没那么美好了:表面注意健康,但是这是建立在抗拒之上,对欲望的抗拒,对不健康食物的恐惧。

欲望像弹簧,越压越强。本来,饥饿和进食过程是由大脑控制的,要是强行用意志去干涉,通常都没有什么好结果。被压抑的食欲很可能会疯狂地报复我们。

据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长期节制饮食、总是为食物焦虑的限制性饮食者,在消除对食物的限制后,更容易暴饮暴食高热量的食物。

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大学的时候因为希望保持身材,慢慢开始注重各类饮食营养,注重热量的摄入。没想到发展到后来,每看到一种食物第一反应就是卡路里数值,每天都会斤斤计较今天的营养是否摄入充分。

越计较越容易过量,我开始越来越容易控制不住地吃,满脑子都是吃。一旦有零食、出去聚餐、或者逢年过节时,那就更痛苦了,吃撑了也停不下来。而在吃多了后,又会出现对自己的指责、对身材的焦虑,以及对自己这种过度关注食物的心理状态的担忧,甚至感到绝望。

那时的我,非常想念小时候的自己,虽然不那么注重饮食健康,但起码内在是开心的,也不会有对食物的强迫。

这个经历,也让我深刻地明白:人的欲望真的不能随便控制。过分注重健康饮食带来的心理痛苦,比不健康饮食带来的肥胖更让人难受。“不健康饮食”虽然不那么好,但矫枉过正更加痛苦。并且从这种痛苦中走出来需要很长的时间。

心理学上也有与饮食障碍相关的病症,如

神经性厌食症:当一个人体重过低却仍然非常担心变胖;神经性贪食症:毫无节制地狂吃,然后用呕吐、滥用泻药、绝食等方式来消除所摄入的过多热量;暴食症:经常毫无节制地狂吃,但不会像贪食症患者那样催吐。但这种控制也会让他们十分痛苦。

那些过分关注形体、对卡路里斤斤计较的人,患上述饮食障碍的可能性也会加大。在强调以瘦为美的当下,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尤其是女性。

控制的背后是恐惧

为什么会过分关注食物,为什么会如此控制自己呢?

这其实是恐惧的体现:恐惧失控,恐惧变胖,恐惧不健康。因为受媒体的影响,我们潜意识中觉得,瘦削的形体才是“自律”的体现,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变得时尚,一旦胖了人生就完了。

所以,本质上我们追求的并不是“瘦”,而是“瘦”背后附带的符号价值。

当恐惧充斥内心,我们也就忽略了对身体感受的觉知,忽略了身体本身的智能,转而走“用大脑控制身体”的捷径,希望通过压抑食欲来一蹴而就。大脑也会觉得,要是没有自己的控制,身体肯定会失控,肯定会控制不住暴饮暴食。

科学的局限

这种现象让我想到了科学的局限性。

在过去几百年,科学确实让社会飞速发展,发达的医疗也大大延长了人们的寿命,但不可忽视的是,它的作用领域是有限的。

科学研究注重的是分析归纳。对于每一样事物,科学都会试图将其分解到最微小的部分,然后再还原归纳。这种思考方式忽视了生命本身的混沌性和身体本身的智能,忽略了生命是一个整体,让我们只看到事情真相的一部分。

但由于科学确实“好用”,所以社会十分重视它,甚至将其视作信仰。结果是,我们将理解生命和自己身体的责任交给“专家”们:医生、营养师、健身教练、治疗师,而放弃了通过自身向内的探索来获取答案。

实际上,在精妙的身体构造面前,科学所知道的还是十分有限。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身体的智能会让人赞叹,它无需你太多的参与,就能自动运作:心脏自动跳动,肺部自动呼吸,肝脏自动进行复杂的化学过程。而无论你吃下什么,它总能把你吃下的东西转变成你所需的营养成分!

因此,营养学顶多只是一个参考,人体与食物的关系,并不是靠那些冷冰冰的卡路里数字和营养分子就能解释完全的。

过分依赖营养学知识来饮食,就如通过一张粗略的统一版说明书,去生硬地操控着一台独一无二的精密的仪器,而不去理会它发出的信号和本来的构造。

「我们已知的生命科学,只是一丁点,我们不知道的生命科学,有整个地球这么大」- 《阿育吠陀:存在的艺术》

最 后

最后总结一下。

过分注重卡路里、过分以饮食健康的理由来压抑自己,很容易矫枉过正。意志力的作用是有限的,那些被压抑的欲望,很可能会在某天以各种方式反弹回来,让我们对“吃”越来越敏感,甚至引起饮食障碍。

过分的自律只是另一种执着,它的背后是恐惧。而基于恐惧的执着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科学所了解的生命科学是有限的,营养学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在庞大精妙的身体智能面前,它的作用十分有限。

要想真正做到“健康饮食”,与食物做朋友,仅靠意志力的控制是徒劳的。那具体要怎么做呢?下篇文章继续为大家分享,欢迎继续关注!

我是G小姐,公众号「G小姐的自由世界」,分享爱、情感和心灵,带你穿过纷繁的表象,从深处了解性与爱。如果对您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相关知识

瘦身后为何也痛苦? 五大“陷阱”引发减肥者心理障碍
进食障碍
长期节食减肥?小心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一种心理疾病的“性别色彩”
减肥怎么控制心理,减肥怎么控制心理状态
怎么控制饮食才能减肥
减肥期间,如何控制暴饮暴食?
控制饮食不只为身材更为健康,但控制饮食≠节食,如何正确控制?
抑郁症与进食障碍
抑郁症暴饮暴食怎么控制想减肥

网址: 当你为减肥而控制饮食时,小心走进另一种更痛苦的状态:饮食障碍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