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情绪化与节制饮食
△ 情绪化饮食的现状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刚吃完饭不久,却又忍不住抓取一些小零食来满足口腹之欲;在加班至深夜时,不自觉地点选一堆高热量外卖来犒劳自己;对某种食物产生强烈渴望,若吃不到便心神不宁,倍感痛苦……这些行为,心理学博士珍妮弗·泰兹指出,正是“情绪化饮食”的典型表现。在现今高压的生活状态下,我们常常会在情绪的驱使下,过量进食,以此填补内心的空虚。同时,网络上诸如“吃好喝好,快乐不倒”和“唯独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等流行语,也在无形中加剧了我们的心理暗示,使我们更易放纵食欲。然而,长期以食物为解压方式可能导致不良饮食习惯,损害身体健康。正如那句戏言所说:“人生就那几碗饭,谁先吃完谁先走。”0岁之后,饮食需节制,以保身体健康。
△ 饮食与年龄的关系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深刻体会:年轻时,食欲旺盛,即使大量进食也不必担心体重;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便摄入量有限,体重却仍不断攀升,偶尔贪食,还会引发胀气和消化不适。这背后的原因何在?关键在于随着年龄增长,代谢能力减弱,肥胖率逐年攀升。研究显示,自30岁起,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每十年大约降低5%。同时,作为人体葡萄糖主要消耗者的肌肉量,在20至50岁之间会流失约10%至15%。这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摄入相同量的食物,其能量更易在体内积累,从而导致营养过剩和肥胖问题。
5岁之前,人体的肥胖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一般不会超过22.4%;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25至34岁阶段,肥胖率急剧上升至33.5%,并在之后的35岁至74岁间持续攀升,最终达到47.1%的高峰。中年时期,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代谢速度也明显放缓。因此,像年轻时那样无节制地饮食,只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威胁到健康。
△ 案例分享与健康隐患
近期,一则关于宁波薛女士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她常常采用暴饮暴食的方式来缓解压力,结果在短时间内体重急剧增加了40斤。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让她无法自控,甚至在一次吃了5包吐司后出现了严重的胃痛和胃胀。经过就医诊断,她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并伴有中度抑郁症。为了治疗和休养身体,薛女士不得不选择辞职。
听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年轻时不养生,年老时养医生。”许多人常常忽视身体的信号,热衷于暴饮暴食,却不知这样的放纵最终会反噬自身。就像我的表叔,因工作压力和频繁应酬而患上脂肪肝,却未予重视,依然我行我素地大吃大喝。去年开始,他频繁出现饭后胃胀、反酸等症状,甚至有时上腹隐痛。在一次公司庆功宴上,他如往常一样大吃大喝,结果在回家后不久,剧烈的腹痛将他从睡梦中惊醒。妻子发现他脸色苍白、冷汗如雨,捂着肚子在床上翻滚。最终,表叔被诊断为高脂血症胰腺炎,还伴有重度糖尿病。如今生活条件改善,美食诱惑无处不在,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过度放纵食欲和对身体警报的忽视,最终只会让病痛接踵而至,击溃健康的防线。
△ 节制饮食的益处
国际权威研究屡次得出结论:节制饮食可显著延缓衰老与提高生命质量,适度减少食量对健康有极大益处。耶鲁大学的研究也发现,每日减少14%的热量摄入能显著改善多个生理指标,使寿命延长高达28%。对于中年人而言,节制饮食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家林宛央曾因工作忙碌和频繁外出用餐而面临过劳肥的困扰。在体重飙升8斤后,她开始注重饮食控制,坚持少油、少糖、少盐、少精致碳水的原则,并戒掉了奶茶和饮料。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她成功减重10斤,并通过规律运动再减5斤。健康的饮食习惯让她焕发出清透与活力,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都大大提升。
△ 中年饮食建议
曾有一位医生坦言,在他看来,中年人的身体状况最令人担忧。这并非没有缘由,因为年轻人身体较为强健,基本无需担忧;而老年人虽然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但他们深知如何进行保养。然而,中年人却往往对此浑然不觉,仍保持着年轻时的饮食习惯:顿顿重油重辣,聚餐时总是畅饮啤酒,还常常选择烧烤、奶茶等食物来缓解压力。这种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往往导致脂肪肝、糖尿病等健康问题接踵而至。
那么,人到中年,究竟该如何饮食才能确保身体健康呢?以下是一些建议中年人采取细嚼慢咽、维持饥饿感、调整进餐顺序及减少外出就餐等方法:
细嚼慢咽:你或许不知道,当我们吃饭时,大脑需要大约20分钟才能接收到“吃饱”的信号。
维持“饥饿感”:吃饭时保持轻微的饥饿感,能激发体内的长寿基因。
调整进餐顺序:健康的饮食顺序应当是先食用蔬菜,其次为肉类,最后才是主食。
减少外出就餐:一项长达8年的跟踪研究揭示,那些每天至少在外就餐两次的人,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了49%。
当然,合理控制饮食确实对身体健康有益。然而,我们也需要警惕,不能过度节食而忽视健康。有些人为追求减肥,只吃水果蔬菜甚至只喝水,这种极端的饮食方式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脱发、抑郁,甚至停经等严重后果。营养专家夏萌在《你是你吃出来的》一书中指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导致大脑退化。因此,吃饭并非越少越好,而是要追求适度和均衡,这才是维护长久健康的正确之道。正如蔡澜所言:“你是什么人,就吃什么东西。”愿我们都能好好吃饭,在烟火气中守护健康,从容享受这世间的美好与宁静。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情绪饮食与高血糖:通过合理饮食调节情绪与血糖,建立健康身心!
外卖食品隐患及健康饮食建议
春节的饮食文化与健康饮食建议.pptx
饮食心理学:了解情绪与饮食的关系与调节方法
健康饮食与饮水建议.pptx
健康饮食与情绪管理.pptx
饮食无节制有什么健康隐患
饮食调节与情绪稳定
饮食与情绪健康:食物与心情的联系
情绪与饮食:如何建立健康关系
网址: 情绪化饮食与节制饮食:健康隐患与饮食建议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