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症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为主要特征的进食障碍,并非简单的食欲旺盛或偶尔的过量进食,而是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且难以控制这种进食行为,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暴食行为、对进食失去控制感以及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等方面。
1、暴食行为: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是暴食症的核心症状,患者会在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如两小时内,快速且大量地摄入远超正常食量的食物。这些食物种类繁多,包括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如蛋糕、薯片、冰淇淋等,一次进食量可能是正常人一顿饭的数倍甚至更多。这种暴食行为并非因饥饿引起,而是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
2、对进食失去控制感:在暴食过程中,患者对进食行为失去控制感。他们明知自己正在过度进食,却无法停止,即使已经感到饱腹甚至不适,仍然会继续进食。这种失控感让患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在暴食后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之中。
3、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暴食症还常伴随着一系列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患者在暴食后,会因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内疚,从而产生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同时还可能伴有焦虑症状,担心自己的体重增加、形象变差,在社交场合中变得自卑、敏感,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若暴食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身体方面,长期的暴食会导致体重迅速增加,引发肥胖,进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胃肠道也会因过度负担而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心理方面,持续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暴食症患者的注意事项
对于患有暴食症的患者,要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度饥饿,以免引发暴食冲动。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在心理方面,要积极寻求心理支持,与家人、朋友坦诚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应对情绪和控制进食行为的方法。在生活习惯方面,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和调节食欲。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按时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参加心理治疗课程,配合治疗师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疏导。相关知识
暴食症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暴食症有什么表现症状
厌食症症状是什么?厌食症的症状是什么?
暴食症的症状有什么
什么是暴食症?
什么是暴食症
什么是抑郁症伴焦虑 抑郁症是暴饮暴食么吗?
暴食症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人会得暴食症?
暴食症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厌食症和暴食症
网址: 什么是暴食症的症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2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