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医疗质量安全监测指标目的
在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以及确保医疗安全的大背景下,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监测指标(2025年版)》,为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
◆ 文件发布和背景
2025年5月29日,国家卫健委主动公开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监测指标(2025年版)》。这一指标的制定旨在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并为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有力的指导。通过此指标,我们期望能够推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保障广大患者的利益。
◆ 制度落实的重要性
医疗质量是民众健康权益与医疗服务体验的直接体现,其持续改进与安全保障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为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我们于2016年以部门规章形式颁布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从而为整个行业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框架。随后,在2018年,我们又发布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对各项核心制度进行了明确界定,并提出了实施要点,为各医疗机构提供了制定和执行核心制度的指南。
然而,要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和核心制度的可操作性,我们必须针对制度落实中的难点和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探索。因此,我们制定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监测指标(2025年版)》(简称《监测指标》),旨在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更为有力的管理工具。通过该指标,我们可以更为精准地监测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推动各地和各机构及时掌握并改进自身的医疗质量安全状况,从而确保患者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02《监测指标》主要内容
《监测指标》全面覆盖了十余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这些指标不仅聚焦于核心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更在确保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监测指标。同时,《监测指标》还涵盖了医疗机构管理情况、诊疗行为规范情况以及诊疗质量安全情况等三个重要方面,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了全面而有力的管理工具。
03《监测指标》的应用
各医疗机构应承担起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充分利用《监测指标》这一重要管理工具,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管理制度和实施流程。同时,加强内部宣贯培训,确保充分收集、分析和反馈监测数据,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并切实执行。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也应将《监测指标》作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推动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并提供必要的培训指导。有序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指标与各项专项行动及日常监管紧密结合。通过对比分析辖区内医疗机构《监测指标》的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明确目标与问题导向,从而指导医疗机构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弥补不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国家卫健委发布2025年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监测指标
2025医疗质量监测指标全解析
国家卫健委发布医疗质量控制新指标,推动医疗服务标准化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全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监测管理标准》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2025年版监测指标发布-健康报网——健康门户
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公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5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发布!
《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解读
共10项!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公布
重点监测这 8 项手术指标,国家卫健委发文
网址: 国家卫健委发布2025版医疗质量安全监测指标的目的与应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