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生命体征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 什么是什么是生命体征生命体征n体温 (temperature)n脉搏 (pulse)n呼吸 (respiration)n血压 (bloodpressure)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 Ø 护理人员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生命体征,可获护理人员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生命体征,可获得患者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了解机体重要器官得患者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了解机体重要器官的功能活动情况的功能活动情况Ø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监测的意义: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n体核温度:体核温度:n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中枢神经的温度n特点:高、稳定、不易特点:高、稳定、不易测量n体表温度:体表温度:n皮肤温度皮肤温度n较低,易测量,易受影较低,易测量,易受影响响 n临床所指的体温是平均体临床所指的体温是平均体核温度 正常范围: 部位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口温 37.0°C (36.2-37.2) 腋温 36.5°C (35.9-36.9) 肛温 37.3°C (37.1-37.4) ①昼夜: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②年龄:儿童>成年人>老年人③性别:女性>男性④饮食:饥饿、禁食时↓,进食后⑤运动: ↑⑥药物影响:麻醉药物⑦情绪: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生理变动:生理变动:不超过不超过0.5-1℃0.5-1℃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一)体温过高又称发热 是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调节系统失去调控或发生调节障碍所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一)体温过高1、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2、发热程度判断以口温为标准以口温为标准低 热 37.5-37.9°C中等热 38.0-38.9°C 高 热 39.0-40.9 °C 超高热 41.0°C以上 ((一)体温过高一)体温过高 3、、发热过程及症状发热过程及症状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n病情观察n降低体温n补充营养与水分n保证病人舒适n心理护理高热患者应每4小时测量1次;降至38.5℃以下时,改为每天测量4次;降至正常水平3日后,改为每天测量1次 (二)体温过低(二)体温过低n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n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n原因:n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药物中毒、重症疾病n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内分泌疾病:如甲低等n散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醉 (二)体温过低(二)体温过低n临床分度临床分度n轻度:轻度:32-32-35℃35℃n中度:中度:30-32℃30-32℃n重度:重度:<30℃ <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n致死温度:致死温度:23-25℃23-25℃n症状症状n皮肤苍白冰冷、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感皮肤苍白冰冷、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感觉和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觉和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水银体温计水银体温计三、体温的测量三、体温的测量n体温计的种类 体温计的种类体温计的种类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 可弃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感温胶片感温胶片体温计的种类体温计的种类 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n体温计的消毒体温计的消毒n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浸泡5min5min , ,取出后用冷开水冲洗,擦干后取出后用冷开水冲洗,擦干后放入另一容器中进行第二次浸泡,放入另一容器中进行第二次浸泡,30min30min后取出擦后取出擦干,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

干,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n体温计的检查法体温计的检查法n水银柱甩至水银柱甩至35℃35℃以下;在以下;在40℃40℃以下的水中测试以下的水中测试n时间:时间:3min3min后取出检视;后取出检视;n标准:误差在标准:误差在0.2℃0.2℃以上不能使用以上不能使用 体温的测量方法体温的测量方法 体温的测量方法体温的测量方法 体温的测量方法 第二节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n动脉脉搏 在每个心动周期,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简称脉搏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n脉率异常n心动过速: 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n心动过缓: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 n30min内无剧烈活动、情绪波动n患者有无偏瘫、功能障碍 测量部位 最常用--桡动脉n病人手掌向下,测量者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上,勿用拇指一般患者用中等压力,测30s×2n脉搏微弱触不清时,听心率 1min三、脉搏的测量脉搏的测量 第三节第三节呼吸的评估与护理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n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过程呼吸过程 呼吸的调节n呼吸中枢n反射性调节n化学性调节分布于脊髓、延髓、脑桥、大脑皮质等部位。

延髓和脑桥是产生基本呼吸节律的部位,大脑皮质可随意控制呼吸运动肺牵张反射(肺扩张、缩小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肌梭)、防御性反射PaO2、 PaCO2和H+浓度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n正常呼吸:16-18次/分n男性:腹式n女性:胸式n儿童:腹膈式-胸腹式呼吸n生理变化n年龄:年龄:越小,呼吸越快n性别:女性稍快n运动:因说话、唱歌、哭等动作而改变n情绪:强烈的情绪变化使呼吸加快n血压:升高时,呼吸减慢减弱n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加深加快,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 二、呼吸评估呼吸评估——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频率异常n呼吸过速>24次/分n发热、疼痛、甲亢nT每升高1℃,R增加3~4次/分n呼吸过缓<12次/分n颅内高压、巴比妥药物中毒正常过快过慢 二、二、呼吸评估呼吸评估——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深度异常n深度呼吸nKussmaul’s呼吸,深而规则,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n浅快呼吸n浅表而不规则,有时呈叹息样,见于呼吸肌麻痹、某些肺与胸膜疾病及濒死患者 二、呼吸评估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节律异常n潮式呼吸(陈-施呼吸)n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5~20s)后,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周期可长达30s至2min。

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PaCO2上升上升刺激化学感受器刺激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兴奋呼吸中枢兴奋PaCO2浓度回复浓度回复化学感受器刺激渐化学感受器刺激渐弱弱呼吸中枢兴奋渐弱呼吸中枢兴奋渐弱PaCO2浓度正常浓度正常化学感受器刺激消化学感受器刺激消失失呼吸中枢兴奋性暂呼吸中枢兴奋性暂停停 二、呼吸评估呼吸评估——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节律异常n间断呼吸(毕奥呼吸)n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n常见于临终前 二、呼吸评估呼吸评估——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声音异常n蝉鸣样呼吸n吸气时发出高音调的音响 见于喉头水肿痉挛、喉头异物等病人n鼾声n呼气时发出粗糙的鼾声,见于深昏迷等病人n形态异常n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见于肺、胸膜或胸壁疾病n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见于腹膜炎、大量腹水等n呼吸困难n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上呼吸道部分堵塞n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下呼吸道部分堵塞所致n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广泛性肺部病变 n准备n病人取合适体位,情绪稳定,保持呼吸的自然状态n时间n正常呼吸测30s,乘以2,异常呼吸或婴儿测1minn观察方法n部位:胸部或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n呼吸微弱:棉花放鼻孔前,1min三、呼吸测量呼吸测量 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n清除呼吸道分泌物n有效咳嗽n叩击n体位引流n吸痰法 吸痰法 ( aspiration of sputum) 吸痰间歇简易呼吸器给氧吸痰间歇简易呼吸器给氧两人配合吸痰两人配合吸痰 氧气疗法(oxygenic therapy)n缺氧程度判断及氧疗的指征nPaO2正常值:80-100mmHgn轻度低氧血症:PaO2>6.67kPa(50mmHg);SaO2> 80%,无紫绀,一般不需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低流量吸氧(1~2L/min)n中度低氧血症:PaO2 4~6.67kPa(30~50mmHg);SaO2 60%~80%,有紫绀、呼吸困难,需氧疗(2~4L/min)n重度低氧血症:PaO2 < 4kPa(30mmHg);SaO2 < 60%,显著紫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症,氧疗的绝对适应证(4~6L/min) 给氧方法n单侧鼻导管给氧n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 给氧方法n双侧鼻导管给氧n长度:插入鼻孔内约1cm 给氧方法氧气罩法氧气罩法头罩给氧头罩给氧 给氧方法氧气帐氧气帐 氧疗的注意事项n用氧 “四防”,即防震、防热、防火、防油n不在病人身上调节流量:n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应保留筒内压5Kg/cm2,以防再次充气引起爆炸n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

n氧疗的副作用n氧中毒n肺不张n呼吸道分泌物干燥n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n呼吸抑制氧浓度氧浓度>60%,,持续时间持续时间>24h出出现现 痰标本的采集n常规痰标本n检查痰中的细菌、寄生虫卵和肺癌癌细胞n痰培养标本n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n24h痰标本n检查24h痰液的量及性状或浓缩查结核菌 收集痰标本n用物准备 常规痰标本n病人可自行留取者 清晨醒来未进食前先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晨起后第一口痰液)n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协助患者取合适的卧位,自下而上叩击患者背部,按吸痰法吸取收集痰标本 24h痰标本n广口集痰器加少量清水,注明起止时间,作好交接班n从清晨醒来(7am)未进食前漱口后的第一口痰开始,次日晨(7pm)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n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混入痰标本中n集痰器放于阴凉处n洗手,记录痰的外观、性状和总量n送检收集痰标本 咽拭子标本采集n目的n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n实施要点n点燃酒精灯n嘱病人发“啊”音n用培养管内的无菌长棉签擦拭腭弓两侧,咽、扁桃体的分泌物n消毒瓶口,将长棉捡插入试管,塞紧n洗手、记录、送检 咽拭子标本采集【注意事项】n作真菌培养时,须在口腔溃疡面采集分泌物n避免交叉感染n注意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位,防止污染标本,影响检验结果n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标本,以防呕吐 第四节第四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n血压(blood pressure)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n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n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n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n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血压单位:KPa 或 mmHg 1 KPa = 7.5 mmHg 1 mmHg = 0.133 KPa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n血压的形成n足够的血液充盈n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各种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n正常血压: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30~40mmHgn生理变化n年龄:随年龄增长,血压增高n性别:更年期前,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差别不大n昼夜和睡眠:清晨低,傍晚高n环境:寒冷环境,血压↑;高温环境,血压↓n体形: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n体位:立位 > 坐位> 卧位n身体不同部位:右上肢>左上肢,下肢>上肢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化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化 二、血压评估二、血压评估n高血压(hypertension)n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成人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n低血压(hypotension)n血压低于90/60~50mmHg称为低血压n常伴明显的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如脉搏细速、心悸、头晕等n脉压增大(>40mmHg)n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亢等n脉压减小(<30mmHg) n常见于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 三、血压的测量三、血压的测量n血压计种类n水银血压计n无液血压计n电子血压计 三、血压的测量三、血压的测量n体位:所测手臂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n坐位 --平第四肋n卧位-- 平腋中线 1.测量前先休息5~10分钟,运动后须休息半小时,测量要在比较温暖的室内进行,如果有尿意,应先排尿2.定期检测、较对血压计3.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4.偏瘫、一侧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血压应选择健侧肢体5.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或距腘窝3~5cm) 注意事项 6.放气不可过快,以4mmHg/s为宜舒张压的变音和消失音之间有差异时,可记录两个读数,即收缩压/变音/消失音数值7.尽可能使用水银血压计,如果使用无液面式血压计,应在测血压开始和结束后检查指针是否位于0位,并且每6个月对无液血压计校准一次。

8.袖带的气囊应能环绕上臂的80%和小孩上臂的100%,宽度应覆盖上臂的40%9.用完后,将血压计右倾45°,使汞全部回流入槽后,关闭开关注意事项 直接测量血压法直接测量血压法n将特制导管经周围动脉穿刺,送入主动脉,导管末端经换能器外接床边监护仪,自动显示血压数值n适用危重和大手术n优点:不受周围动脉收缩影响,准确n缺点:专用设备,技术要求高,有创伤 生命体征监测常见误差原因生命体征监测常见误差原因 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时的一种主要客观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时的一种主要客观反应,是衡量人体身心健康的基本指标正反应,是衡量人体身心健康的基本指标正常人的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范围常人的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范围各生命体征之间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当身体各生命体征之间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当身体出现异常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出现异常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观命体征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十分重要的护理手段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十分重要的护理手段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感谢观赏感谢观赏单击添加您的公司信息(联系方式及落款)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情况,为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关知识

生命体征监测.doc
生命体征监测雷达
生命体征监测要求.pdf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生命体征仪(监测人体各项生理指标)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pptx
生命体征监测仪器的作用是什么
提升健康管理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细节.doc
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仪 HMS9900

网址: 生命体征监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