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艳
定兴县医院重症医学科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人员时刻忙碌着,密切关注着重症患者的每一丝变化。其中,生命体征监测是重中之重,如同敏锐的 “侦察兵”,能及时捕捉到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为治疗决策提供关键依据。
体温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重症患者,体温的异常波动可能预示着严重问题。正常人体温一般在36 - 37度(腋温)。若体温升高,可能是感染所致,比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促使身体产热增加,导致体温上升。而体温过低,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休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这是因为身体的代谢率下降,产热减少。医护人员会定时为重症患者测量体温,通常每 4 小时一次,甚至更频繁。若发现体温异常,会进一步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物理降温、使用退烧药或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等。
心率指的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率为60 - 100 次 / 分钟。重症患者的心率变化能直观反映心脏功能和全身状况。心率加快,可能是身体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如疼痛、缺氧、发热、血容量不足等。例如,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肺部疾病引起的缺氧,身体为了满足供氧需求,也会使心率代偿性增加。相反,心率过慢可能与心脏传导阻滞、某些药物副作用等有关。医护人员会通过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患者心率,一旦心率超出正常范围,会立即评估原因,采取调整药物剂量、纠正缺氧、补充血容量等措施,以维持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
呼吸,是生命的基本活动,对于重症患者尤其关键。呼吸监测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成年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2-20 次/分钟。呼吸频率加快,可能是肺部疾病加重,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持续状态等,也可能是全身其他系统问题导致的缺氧,如贫血、心力衰竭等。呼吸节律异常,如出现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往往提示病情严重,可能涉及脑部病变或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深度改变,过浅可能导致气体交换不足,过深则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引起的代偿反应。医护人员会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借助血气分析等检查,准确评估呼吸功能,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或给予呼吸支持治疗。
血压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9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 60-89毫米汞柱。重症患者血压波动需要高度警惕。血压下降,可能是休克的表现,如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这意味着身体重要脏器的灌注不足,若不及时纠正,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血压升高,可能是应激反应、颅内压增高等原因,过高的血压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有引发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医护人员会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使用无创血压监测仪或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实时掌握血压变化,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维持血压稳定,保障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持久战”。通过密切关注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察觉病情变化,为患者的救治争取宝贵时间,守护他们的生命健康。
相关知识
一种实时监测生命体征的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心电图原理揭秘:如何捕捉心脏的秘密信号(心电图原理是什么)
多生理参数患者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雷达
生命体征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doc
改善患者安全:持续生命体征监测不止是 ICU 独有
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提升健康管理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网址: 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要点:及时捕捉病情变化的信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