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被百姓亲切称为“健康守门人”。2017年启动至今,天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了从“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25年7月,全市已组建2569个服务团队,签约居民突破496万大关。特别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累计建立家庭病床2900余张,完成入户护理6.4万人次,推动“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有序转诊”的分级诊疗体系落地生根。
随着服务深入,群众对家庭医生提出了更高期待:“家庭医生的早期筛查能力能否识别潜在健康风险?”“慢性病患者能否避免反复奔波大医院复查?”这些诉求直指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也成为2025年天津启动“金牌家庭医生团队”民心工程的改革靶点。由天津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部合作播出的《政协民心桥》专栏于8月16日邀请市政协委员和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同志共同交流探讨。
什么是“金牌家庭医生团队”?与现有的家庭医生团队相比,“金牌”二字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突破性设计?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先夺在天津新闻广播《政协民心桥》专栏节目中表示:天津今年启动了金牌家庭医生团队工作,这也是天津市2025年民心工程中健康守护的一项。
金牌家庭医生团队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特别在“全科与专病”相结合服务方面更具优势,至少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儿科一项专长,与上级医院的导师密切联系,形成点对点转诊通道,对于签约居民专科疾病复杂情况,能在导师指导下解决或高效转诊向上级医院。同时,金牌家庭医生团队更注重与社区网格协作,实现家庭医生和社区网格员的双向融入,形成家庭医生网格化服务,更好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
当前家庭医生作用发挥,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痛点与难点?
今年天津市“两会”上,民进天津市委会提交《关于发挥家庭医生作用,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一级巡视员赵长龙在天津新闻广播《政协民心桥》专栏节目中表示:经过卫健委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民进市委会经过调研发现,随着工作深化也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
一是认知与需求不一致,签约冷热不均。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认知不足,中青年群体参与率低,因对“服务内容不明”“使用频率低”而观望。重点人群对家庭医生依赖度高,但服务精细化不足(如能开展的出诊诊疗项目不足等)。
二是服务质量与资源失衡,签而不约、供给不足。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因药品设备短缺、人力资源不足,导致服务能力有限。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缺口大。医共体内部信息化有待强化,数据孤岛问题突出,影响转诊预约效率。
三是分级诊疗与制度衔接:转诊不畅、医保引导弱。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少、检查能力弱,尽管基层报销比例更高,但居民仍首选三级医院。
对于更好地发挥家庭医生作用,民进天津市委会建议:
一是精准化宣传,按需匹配服务。通过线上融媒体政策解读+线下“健康敲门行动”(义诊讲座、入户签约)提升触达率;精细化设计,分群体定制服务包,为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强化长处方、上门随访、家庭病床服务,为中青年开发数字化服务,如App健康咨询、电子档案管理,嵌入企业、学校场景,建立健康工作室。
二是扩容医疗资源,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允许退休医师加入团队,推广“网格化团队”模式,即: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公卫医生+护士协作;强化数字赋能,建立区域医学影像及检验中心,推进远程医疗,打通医联体数据平台,支持家庭医生调阅上级医院诊疗记录,增加AI智能辅助功能。
三是畅通转诊、强化医保引导,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强制号源下沉,要求二三级医院预留30%号源优先分配家庭医生转诊;对经转诊患者提高报销比例,严控非转诊大医院普通门诊报销;适情扩大基层长处方权限(4–8周)、延伸上级医院处方至社区药房。
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蒋萍结合深入调研,曾提交《关于完善相关机制,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提案》。
蒋萍建议:一是,提升签约服务治疗方面,建议严格家庭医生服务规范、完善考核标准、确定激励约束机制。对家庭医生的考核应从签约数量向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转化。每名医生的工作时间是有一定限制的,要保证服务效果,就要限定每名医生的签约数量。以实际服务内容、服务及时性、诊疗服务规范性、患者满意度等客观指标作为家庭医生的考核指标。
二是,改善人员不足方面,建议鼓励退休医生、护士、药师、志愿者协助家庭医生的工作。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系统进行线上医疗服务,减少路程奔波,提高工作效率。长期来讲,建议从大学(大专)教育开始即专项培养相关人才。并对其毕业后的培养制定规划,有专门的职称评定标准及继续教育要求,去掉家庭医生的职业天花板,激励家庭医生的工作热情。
三是,提高居民信任度及依从性方面,建议对在家庭医疗服务中表现优秀的的单位及个人进行示范宣传,让群众直观感受到家庭签约服务的优势及获益,主动参与到家庭医生服务当中。
金牌家庭医生当前最新推进进展如何?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处处长毕晓娜表示:为确保打造金牌家庭医生团队项目高效实施,天津市卫健委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金牌家庭医生团队建设评价指导标准,并明确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儿科5个方向的首席导师和71名带教导师,确立5个首席培训基地和9个培训基地。
项目采用“导师制+弹性培养”模式,培训内容丰富全面,涵盖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临床实习和病例研讨等多个环节,致力于全方位打造金牌家庭医生团队带头人。
“金牌家庭医生团队”如何破解基层诊疗中的痛点,做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先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重点是居民需求比较多的长期处方服务、入户医疗护理、家庭病床服务等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推动依法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签约服务由“全科”向“专科”拓展、由基层向二三级医院拓展等六个拓展。优化团队结构,开展“3+1+N”团队建设,推动家庭医生与网格员双向融入,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
同时依托区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持续推进人员、服务、技术、管理下沉,推进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持续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赋能。
相关知识
“坐堂医生”变身“健康管家” 南岸185个家庭医生团队走进百姓家
当好百姓健康“守护人”
让家庭医生成为百姓“健康守门人”——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
“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国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超42万个
致敬基层“健康守门人”:家门口的“医”靠|世界家庭医生日
天津推进家庭医生服务 做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优质医疗送到“家门口”,家庭医生成为群众健康“守门人”!
家庭医生“进万家”,百姓健康有“医”靠
家庭医生 居民健康守门人
家庭医生如何为居民健康“守好门”
网址: 金牌家庭医生团队 如何做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