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总觉得腰酸背痛、肚子发凉,或是一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却不知道根源在哪里。
其实,中医有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摸摸自己的肚子,就能初步判断湿气重不重、身体堵不堵。
每天只要花5分钟揉揉肚子,就能帮助祛寒湿、通气血,改善不少小毛病。
第
1
点
—The First—
气和瘀堵是啥?
在中医里,湿气和瘀堵可不是什么玄乎的东西,它们就像身体里的“垃圾”和“堵车”,直接影响气血运行,导致各种不舒服。
湿气,说白了就是体内多余的水分没排出去,聚在一起成了“痰湿”。
这玩意儿怎么来的?
饮食不规律、环境潮湿、压力大熬夜多,都会让脾脏“累坏了”。
脾在中医里是“运化水湿”的大总管,它负责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气血,再把废水排掉。
如果脾虚了,水湿运不动,就堆积成湿气。
湿气重的人,往往感觉身体沉重、没精神,脸上油多或发黄,大便黏糊糊的,一摸肚子还可能凉冰冰的。
瘀堵呢,就是气血堵住了,走不通畅。
气血是中医的核心概念:气是推动血运行的“能量”,血是滋养身体的“养分”,合起来叫“气血”。
想象一下,气血就像身体里的河流,流动顺畅时人精神饱满;可一旦瘀堵,河流就淤积了,该到的营养到不了,废物也排不出去。
瘀堵常因寒湿引起——寒就是温度低,湿就是水分多,寒湿结合就像在河里结了冰,血行变慢,堵在局部。
因为生理特点,月经、生育都耗气血,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快,久坐不动、情绪压抑,女性更易让瘀堵加重。
瘀堵的典型表现是肚子摸起来硬邦邦、一按就痛,还可能伴随痛经、腰腹赘肉多、消化不良等。
第
2
点
—The Second—
摸肚子判断湿气瘀堵
摸肚子是中医的“望闻问切”中的切诊部分,普通人也能学会。
记住这个口诀:“一摸温度,二摸软硬,三摸痛感”。
早上起床后或睡前,平躺在床上,放松腹部,用手掌轻轻贴上去感受。
1
正常肚子
如果肚子摸着暖暖的,软乎乎的,像棉花一样有弹性,恭喜你!这说明脾肾功能强健,气血运行顺畅。
脾好就能运化水湿,气血充足,元气(也就是身体的本源能量)藏得住。
这样的人很少肚子不舒服,精神头足,脸色红润,月经也规律。
1
问题肚子
• 凉痛型:
肚子冰凉,一吹风或吃凉东西就腹泻、腹痛。这多半是脾肾阳虚,湿气寒化,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熄火了。
这类人群腰腹赘肉多,多伴有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 硬痛型:
肚子发硬,按着有刺痛感,月经前加重。这常是瘀血堵住了,气血不通。多见于压力大的女性,伴随痛经、月经不调(血块多、周期乱),因为瘀堵影响主管妇科的冲任二脉。
• 水袋型:
肚子肥大松软,软塌塌像水袋,按下去没弹性。这是典型脾虚湿盛,气血虚弱。精神容易疲倦、脸色发黄,因为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湿气泛滥成“灾”。
这些情况不是小事哦!
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肚脐周围有任脉、带脉等关键经络,连着脾、胃、肾、子宫。
湿气瘀堵久了,可能从亚健康变成真毛病:比如腰腹赘肉多是痰湿积聚;消化不良、腹泻是脾胃功能下降;痛经、月经不调是气血瘀滞冲任。
所以,日常摸肚子自查很重要。当然,这只是初步判断,具体问题还得看医生确诊。
第
2
点
—The Second—
每天揉腹5分钟
祛寒湿通气血
既然摸肚子发现问题,那怎么调理?
中医推荐“摩腹”法,简单说就是揉肚子。
通过按摩刺激腹部经络和穴位,就像“疏通管道”,促进气血流动,排出寒湿。脾经、胃经都过腹部,揉腹能唤醒脾的运化功能,让湿气散开;还能活血化瘀,解开堵点。
坚持做,小肚子暖暖的,湿气瘀堵问题就能改善。
准备动作:搓热双手,激活阳气
先倒点精油(比如生姜精油或普通橄榄油)在手心,搓热10秒。为啥用油?中医说“油能润滑通络”,防止皮肤摩擦伤。
手热了代表阳气升发,能带动腹部气血。想象一下,冷手摸肚子只会“雪上加霜”,热手就是“小火炉”来暖场了。
揉腹动作:顺逆各揉,向下推通
顺逆揉圈(各36下,约3分钟):手掌贴肚脐,顺时针揉36圈,再逆时针揉36圈。顺时针是“泻法”,帮助排便排湿;逆时针是“补法”,补益气血。揉时力道适中,别太重,以感觉温热舒服为准。
向下推腹(反复3分钟):从胸骨下方(腹中线)开始,用手掌轻轻向下推到肚脐,重复操作。这对应中医的“推任脉”,任脉主管气血下注。推腹能引气血下行,疏通瘀堵,尤其改善痛经、腰胀。推时想象“把寒湿推出去”,动作连贯别停顿。
每天坚持5分钟,最好在饭后1小时或睡前做。
不仅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还能加速血液循环,祛寒暖身。
但请记住,这只是保健手段,不是万能药。
中医知识博大精深,个体差异大,如果症状没缓解或加重了,务必及时就医。找专业中医师诊断,才能对症下药,根除问题。
简介
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针灸医院病区主任,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学术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沈氏女科学术流派第二十一代传承弟子,国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承担和参与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北京市、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科技奖1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少腹逐瘀汤临床应用》《风湿关节病症中成药应用大全》《中医针灸传承集粹》《经络穴位速记图解》等著作12部,多次做客《健康之路》《养生堂》,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
相关知识
【健康养生】身体湿气重、淤堵怎么办
湿气重经络堵塞怎么办
湿气不除,越补越堵,分享5款祛湿气食谱,健脾祛湿
“伏天不排毒,一年身体堵”,这菜不妨多吃清热祛湿,排毒一身轻
痰湿淤堵的最快疏通方法
身体堵先堵肚子!教您3招,疏通身体,养好脾胃,不留痰湿垃圾!
肥胖是阳气不足,痰湿淤堵!重用干姜,温阳散寒祛湿,清除脂肪!
痰湿越重,血管越堵!4个中成药把湿痰、气痰、寒痰、热痰挖干净
拔火罐排湿祛寒祛除体内湿气
女性寒湿淤堵体质的12个典型症状 祛寒湿最好的7个中成药
网址: 湿气多不多,身体堵不堵,摸这个部位就知道!每天5分钟,祛湿通气血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6387.html